鱼油联合叶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鱼油联合叶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在脂类代谢以及肠道菌群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鱼油与叶酸有无协同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6组:A组(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和干预各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与维生素D3间断性腹腔注射结合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B组(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C组(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5mg/kg/d灌胃;D组(鱼油干预组):鱼油2g/kg/d灌胃;E组(叶酸干预组):叶酸10mg/kg/d灌胃;F组(鱼油联合叶酸干预组):鱼油2g/kg/d﹢叶酸10mg/kg/d灌胃。末次灌胃后,禁食12h后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留取小肠、主动脉等组织。光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管壁的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酶学方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主动脉HE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主动脉管腔变窄,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厚,向管腔内突起,内膜下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增殖,出现脂质斑块和泡沫细胞积聚。C组内膜厚薄不一,内皮细胞不完整,内皮下间隙增宽;D、E、F组: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外膜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肠紧密连接肿胀,微绒毛排列稀疏,微绒毛长度明显缩短,甚至脱落;C、D、E、F组,大鼠小肠微绒毛排列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TG的改善效果D组和F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可以降低41%和54%;D组可以显著降低TC,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改善血清HDL水平最好,升高了28%;D组改善LDL水平效果最好,降低了36%;PCR结果提示与A组相比,B组大鼠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升高11%和粪肠球菌升高15%,乳杆菌降低21%,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干预组,大鼠粪便中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B组相比,F组对大肠杆菌数量改善效果最好,平均增加3.1拷贝数/克(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B组相比,F组对乳酸杆菌的数量改善效果最好,平均升高3.7拷贝数/克(P<0.05)。结论:叶酸与鱼油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类代谢,且在降低TG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叶酸与鱼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肠道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