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防治新药剂的试验报告

来源 :第23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推广应用高效生物型农药防治小麦条锈病,根据省市植保站安排,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统一方案,开展春雷A生物型新农药防治小麦条锈病剂量、防效试验。试验表明:春雷A600倍液对条锈病的抑制及控制效果明显,是理想的使用浓度;三唑酮800倍液仍是当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使用药剂及浓度;春雷A药剂细度不够,溶解不彻底是影响700-800倍液防治效果的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本试验将雷公藤制剂应用于雄性布氏田鼠,以探讨其作为不育剂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雷公藤对更新率较快的组织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毒性作用,因此对睾丸生精细胞、卵巢的卵泡细胞具有显著抑制其生成的作用;雷公藤制剂可以导致长爪沙鼠幼仔畸形;给药浓度过高影响田鼠生长发育。
鼠害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发布鼠害发生动态信息,应用生物数学预测鼠害发生程度,对于鼠害中长期治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本文通过对1980-2002年的历史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鼠害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和周期外推法两种模式预测鼠害发生程度,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结合美国农业鼠害监测及危害损失情况,研究了美国农业及生态控制、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化学药物控制等农业鼠害治理措施,介绍了美国鼠害监测及治理人员的培训制度。
本文针对当前玉米螟发生的现状,介绍了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措施及其在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概况,指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必须掌握当地玉米螟发生规律,搞好预测预报,科学确定放蜂时间,使蜂卵相遇,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洞庭湖调查情况,通过分析东方田鼠近年种群数量变动概况以及栖息地变动概况对未来东方田鼠发展趋势作了预警,以提醒湖区做好防范措施,免遭更大损失。
目的:了解25%秀特乳油、30%爱苗乳油与三唑酮在防治小麦病害综合效果及增产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667平方米,空白对照面积为66.7平方米,随机排列。秀特、爱苗与三哇酮、烯哇醇防治小麦病害分3次施药:第1次于3月19日防治小麦纹枯病;第2次于孕穗期4月2日防治小麦白粉病;第3次于扬花期4月20日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水量均为30千克,采用泰山一18喷雾器,均匀
本文针对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呈蔓延上升趋势,为有效消灭灰飞虱虫源,减少侵入水稻田的基数,今年我们在夏熟作物开展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灰飞虱的药效、适宜剂量及持效期的试验。
本文为有效控制水稻苗期灰飞虱的传毒为害,特在麦田开展灰飞虱药剂防治示范试验,选择了几种不同的药剂,以明确其防治效果,以便今后在防治上推广使用。
目的:明确供试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水稻田进行不同浓度的稻飞虱药剂处理,对治稻飞虱试验田间防效比较。结果:经对稻飞虱防效试验各处理防治效果进行反正弦转换后统计分析,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供试农药在试验剂量下对供试水稻品种安全;对天敌的影响不明显,对当时发生的稻纵卷叶螟稻包虫有兼治作用,对稻蝗虫有驱虫和拒食作用。
本文针对近年来褐飞虱和灰飞虱暴发频率增高和专用药剂逐渐产生抗性而致防效下降的现状,进行新型高效药剂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试验,探讨了高效药剂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效果,指出生产上可全面推广应用毗蚜酮来防治褐飞虱和灰飞虱,更新药种,确保粮食稳定和水稻夺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