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中DickkoPf-1及DickkoPf-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RCC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研究DKK-1,DKK-3在肾细胞癌中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试图揭示这两种抑癌基因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为肾细胞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实验依据和治疗新途径。结果表明,DKK-1,DKK-3的mRNA和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的低于正常肾组织,提示DKK-1和DKK-3表达下调可能使其拮抗Wnt信号通路的功能减弱,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肾细胞癌的发生,两者有可能作为判断肾细胞癌预后的指标。DKK-1,DKK-3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肿瘤最大径≤7.0 cm组阳性表达率结果显著高于肿瘤最大径>7. 0 cm组阳性表达率,且DKK-1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的增高有下降趋势。提示DKK-1,DKK-3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肾细胞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DKK-1,DKK-3与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均呈现低表达,但二者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验证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mRNA差异,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和术前尿中的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利用4*44k Agilent mRNA表达谱芯片对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mRNA表达谱进行检测.经生物信息分析后,得到两型膀胱癌癌中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的10个基因.继而用realtimePCR技术,以完成芯片检
目的:研究四次跨膜蛋白CD151对骨肉瘤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探讨其在骨肉瘤转移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western blot比较高、低转移性骨肉瘤细胞中CD151的表达差异,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高、低转移性细胞膜CD151的表达差异,用PLKO.1干扰系统对高转移细胞构建CD151沉默的稳定细胞株,检测抑制CD151对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性的影响,并利用体内模型研究CD151沉默对骨肉瘤肺
本文探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其对多西紫杉醇化疗的预后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化疗的127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为骨转移患者,所有病例经骨扫描及CT或MRI确诊为骨转移,后行多西他赛静脉联合强的松化疗,每三周1次,连续4~6周.分析患者骨转移的特点及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化疗后生存期,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
会议
本文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ER stress)及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通路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发生中的作用.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 stress及ERAD通路中的重要分子在乳腺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qPCR的方法检测在正常及低糖、低血清培养条件下不同来源肿瘤细胞中ER stress及ERAD通路中的重要分子
患者术前外周血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P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值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已见诸多报道,但关于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分析还少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术前NLR及PLR值对病理分期预测的价值做一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NLR及PLR值的改变对术后病理分期存在着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LR值的变化可预测肿瘤侵润程度的深浅。进一步通过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寻找合适的判断
肿瘤抑制因子P53在监控细胞基因组DNA的完整性上发挥着"基因组卫士"的作用.黑素瘤相关抗原MAGE-A亚家族的一些成员与P53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MAGE-A可抑制P53的转录活性,并可与MDM2结合,促进P53泛素化和降解,从而阻碍了肿瘤抑制因子P53功能的发挥.黑素瘤相关抗原MAGE-A9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耐药、较差的预后是密切相关的。本文拟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A
本文检测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与非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的microRNA(miRNA)的表达谱差异,筛选与浸润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首先,利用miRNA表达谱芯片技术对45例行开放性膀胱切除手术患者(2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1例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新鲜冻存肿瘤组织miRNA表达谱进行检测,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组在两型膀胱癌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随后利用Realtime P
会议
本文探讨PRX2,AKR1B10,E-FABP和67LR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将90只C57BL/6J雄性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6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小鼠给予DEN一次大剂量激发,并以饮用CCL4/乙醇连续促进诱发小鼠肝癌;对照组小鼠仅给予正常饲料和自由饮用灭菌水.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6只,第20周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