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血管壁生物电能稳态失衡所致

来源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是用"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的新观点探讨高血压形成的原因.目前医学界对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出了很多学说,但仍然是一头雾水、病因不明和机理不清,即使各类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也有很多弊端.之所以这样就是由于科学家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造成疾病可以有两个因素,一是"内容"异常所造成的疾病,称为内容性疾病;二是"状态"异常所造成的疾病,称为状态性疾病,很大一类疾病(所有慢性退行性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是先状态出现问题,后才出现内容的异常或病理性改变.反映组织细胞状态的客观指标就是组织细胞生物电能稳态是否正常. "内环境稳态"是生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维持机体内各个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目前关于"内环境稳态"只涉及"内容",即各种功能内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功能内容偏离正常值有多远.但是,科学家们唯独丢掉或忽略了一种稳态,即"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概念:是指大到整体、系统和组织脏器,小到细胞、细胞器甚至每一个蛋白质分子都蕴含一定量生物电能,而且它们单位体积内所蕴含的能量(主要是生物电能)含量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或者讲它们在行使各自生理功能时,单位体积内生物电能含量要在一定正常范围内波动,生物电能含量的高、低水平反映出它们的状态.各种组织、组织细胞所蕴含的生物电能含量正常,容积电场强度就正常,对组织细胞形成的生物电器效应就正常,就能控制住各种组织细胞活性的正常,血管壁单位体积蕴含生物电能含量也要有一个正常值或正常范围,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会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早期首先是血管壁状态出现问题,长期、持续性的状态异常最终导致血管壁出现器质性改变,高血压形成的病因就是"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失衡所致.控制和恢复血管壁生物电能稳态才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根本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的分布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方法:检索197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家知网(CNKI)发表文献,对文献中关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3篇,总病例数23270例,血脂异常常见证候有痰浊阻滞(5061,21.75%)、气滞血瘀(2949,12.67%)、阴虚阳亢(2733,11.74%)等,常见证候要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其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介入后再狭窄、症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等一系列问题仍是难解之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中医药防治在冠心病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且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表明中医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调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研究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七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其止血散瘀定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出血证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三七在中医药市场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一年销售额达5000吨.主治咯血、鼻衄、外伤出血、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和脑血管疾病.三七的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三七素、黄酮类、挥发性成分及微量炔醇类等化合物。三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血栓、促凝血、促进血液生成、抗心律失常、降
结合1则门诊病例对滋养心阴在室性早搏治疗中的意义做初步的总结。室性早搏为心内科临床常见病,本病发病人群无一定规律,可见于健康人,亦可见于各类心脏病患者.根据本病心悸、胸闷等症状,可归属于心悸、胸痹、心痛、真心痛、怔忡等相关病证范畴。心悸病因较多,其中阴虚致悸多责之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阴,或劳倦太过,脾阳被伤,生化之源不足,阴血亏虚,致心神失养而发为心悸。《黄帝内经》依据疾病的根本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关于AS的病因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激活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文献研究表明中药抗A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部分中药通过细胞信号通路抗AS的作用机制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阐明.试验研究表明,小陷胸汤在一定程度上
中医心身医学创始人赵志付教授运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疑难心身疾病获效良多.文章举疑难心身疾病心悸伴烦热典型验案一则,通过医案分析了赵师刚柔辨治本病的思辨过程和处方方案.该患者运用刚柔辨证属于刚虚证。用药多用酸甘咸寒,佐以温药,寒热兼顾,阴阳并调。白芍、丹参、炒酸枣仁、柏子仁,能入心肝肾经,柔肝养心血;龟板、龙齿、珍珠母,滋阴潜肝肾之中的相火;桅子lOg、肉桂3g,采用桅子苦寒清心火除烦,肉桂
介绍了两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诊疗实例。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以心悸、胸闷、胸痛等主诉为主要症状,伴有头晕、失眠、烦躁、多汗等自主神经失调的症状,同时常合并有焦虑、抑郁表现.赵志付主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了刚柔辨治心身论,从中医的脏腑理论出发,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显著疗效.赵主任的刚柔心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疏泄。其病机主要
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影响极大.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法仍是防治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防治心律失常的中药属于天然的植物药,脏器毒性作用较低,较少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有着一定的优势。探讨了今后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研究的方向.将膜片钳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等现代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对离子通道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有效的技术方
胆与心关系密切,其理论源于《内经》和《难经》,后世医家不断继承,二者从经络络属、五行相生、君相相辅等方面相互影响.从胆论治心系疾病的理论在古今医著中也多有体现,并为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上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应用从胆而治,可收获良效.通过梳理胆与心的相关性,归纳从胆论治在常见心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中医古籍认为胆与心密切联系,历代医家亦多重视“胆”在心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临证论治多种
综述近10年来针刺降压机理研究的现状.从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分析探讨针刺常用穴位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总结其降压的临床机理.针刺通过调节人体的体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平衡以此来改善心血管功能,调整外周血管阻力,调节心肌细胞中游离离子的含量及影响中枢机制,影响主动脉血管重构等达到临床降压的效果。针刺降压平稳,既可降低即刻血压,又可维持降压效应,促进血压达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