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是进展快、常需要多器官支持、近中期病死率高达50%以上,因此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尚未达成广泛一致.建立在该病病理生理指导下的临床实践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对该病的认识着手,阐述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以此为基础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提出在明确ACLF患者病因和评估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完成后,就要及早对疾病的危险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发病风险,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若患者存在有急性打击因素,需要尽快干预治疗,同时强化综合护理。对ACLF患者感染要提高警惕性,要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可以多部位采样重复培养,在日常护理中尽量避免留置套管针。一旦患者出现感染应尽早干预,强力快速控制感染,积极纠正免疫衰竭,同时改善肠道微生态,必要时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器官衰竭的发生,而针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失调,笔者认为适当时机可以探讨应用胸腺肽调节机体免疫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对于ACLF经内科和人工肝治疗后疗效不佳者,可进行肝移植。在等待肝移植过程中,若患者因肝功能衰竭的直接并发症或伴随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进人ICU进行针对性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