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反馈模型的再认识:基于新兴市场国家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行为理论认为,绩效反馈机制为组织变革、学习提供动力和野心。研究表明,企业通过比较自身绩效和绩效期望进行高风险、高投资的战略抉择,如创新研发。现有的绩效反馈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具体战略对企业绩效评估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背景,分析产业集群的平均研发水平对集群企业绩效反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绩效反馈对集群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受到集群研发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从事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高科技企业实现产业转型,高科技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的113起案例作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所有案例并购前后的绩效以及产业效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予以考察。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周期理论对前面的实证研究结果予以解释,认为在
经济金融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全球化对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严峻挑战,全球化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赖以发挥成效的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在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认识。本文在分析经济金融全球化对各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与国际货币政策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五个大方面归纳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调整
本文对中国1978-2005年样本区间内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测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三大产业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对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引导作用,经济增长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从三次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自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第三产业的贡献逐渐增强,二第二产业抑制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这些发现的实际意义是:(1
金融市场进行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国家角度来讲,必须有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健康发展,金融资源就无法实现最优化配置。衡量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的,取决于制度本身在多大程度上能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金融体系使资金从缺乏生产性投资机会的经济代理人向拥有这种机会的人转移成为可能。金融体系高效运营的一
本文在双边市场的框架下研究了规模约束下的双寡头大学在竞争师生上的博弈以及相应的薪酬和学费决定,教师在意薪酬与学生的能力,学生也在乎学费与老师的能力,且师生能力皆有差异,其纳什均衡是一所大学吸收高能力的、另一所吸收低能力的师生,且两大学所获利润相等:由于挖墙脚效应,好大学出现了差异化的薪酬与学费;由于比照效应,差大学也出现了差异化的薪酬与学费;有趣的是,整体来看,师生的薪酬和学费与其能力并不成正比。
笔者认为,经济改革的历程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经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经济利益分享的不平衡。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必然从调整经济利益关系着手,必须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承认利益主体多元化,要注意避免利益悬殊过大。
本文以下将从关系镶嵌、结构镶嵌和认知镶嵌三方面来探讨对窜货行为的治理策略。关系镶嵌是指行为者(厂商)的经济行为(如销售合作、联盟活动)乃是镶嵌于行为者与他人持续互动的双边关系之中。镶嵌存在三种效果:信任、信息交换与共同解决问题。为了有效治理窜货行为,除了建立信任、信息交换与共同解决问题三种机制外,应构建渠道成员彼此共同的远景目标,以实现经营理念上的统一,并奠定成功协作的价值观基础。结构镶嵌是指厂商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间存在着长期动态联系,但相互间的影响系数较小,说明目前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影响系数之和小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系数之和,这是因为我国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还不够高,制造业产业链较短,产业间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度较低,制造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环节的意愿不强,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足,一方面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制造业的价值实现和竞争
本文通过对“良田种树风”现象的一个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使得“弃粮种树”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已不再是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土地抛荒的被动选择,而是农户在综合比较收入效益基础上做出的积极反应,而土地细碎化又使得相邻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影响,最终造成了“良田种树风”的愈演愈烈,进而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威胁。本文试图从微观角度来探讨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冲突
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之际,又发生了全球能源、粮食价格飙升和汶川地震等事件,中国经济面临着既要防止经济下滑和又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复杂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剖析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的外因、内因和特殊性,厘清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笔者认为,外源性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社会的自然现象,治理外源性通货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