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地区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学、耐药模式和临床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肠道门诊因急性侵袭性细菌性腹泻就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儿粪便标本常规采样进行肠道细菌培养(志贺菌、沙门菌、弧菌、大肠杆菌0157.H7),2010年12月起同时进行粪便弯曲菌培养和分型.新鲜粪便置于卡里-布莱尔运送培养基中送实验室,接种XLD、SSl、弯曲菌选择培养基,其中沙门菌分离采用改良优化的SBG增菌技术提高敏感度.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分型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弯曲菌鉴定分型使用PCR方法.结果:连续18个月共有1833例患儿在肠道门诊登记就诊,非伤寒沙门菌检出率17.2%(316/1833,共检出36种血清型,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最常见,分别占38.9%和29.8%),志贺菌检出率5.5%(104/1833,85(81.7%)株为宋内氏志贺菌,19(18.3%)株为福氏志贺菌),弯曲菌检出率6.9%(89/1284,68(76.4%)株为空肠弯曲菌,21(23.6%)株为结肠弯曲菌).沙门菌4-10月份最流行,弯曲菌1-3月份最流行,志贺菌8-9月份最流行.非伤寒沙门菌、弯曲菌、志贺菌感染患儿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5.1月(2月-11岁)、44.5月(6月-10岁)、51.2月(range:1月-10岁),有统计学差异(t=-4.674,P<0.001).沙门菌感染随年龄增加病例数递减,婴儿病例数占38.24%而弯曲菌和志贺菌感染病例以≥5岁儿童最多见,分别占25.3%和37.1%.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感染患儿伴发热分别有55.5%、67.6%和46.2%(P<0.05),伴腹痛分别有14.9%、43.8%和35.2%(P<0.05),伴呕吐分别有11.7%,26.7%和5.5%(P<0.05),伴血便分别有42.7%、44.8%和40.7%(P<0.05).所有患儿接受三代头孢菌素口服或静脉注射,均治愈.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8.6% vs 100%、32.4% vs 60%、33% vs 25%、5.5% vs 3.8%、11.6% vs 45.4%、3% vs 3.7%.结论:非伤寒沙门菌已取代志贺菌成为当前上海地区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的肠道致病菌.沙门菌感染常见于婴儿,而弯曲菌和志贺菌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对目前一线推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需要引起临床重视.部分儿童细菌性腹泻可以避免抗菌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