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赛肤润在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4月30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60名鼻咽癌患者,将160例首次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PICC置管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置管后一周内予赛肤润涂抹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一直涂抹到腋下,每日3次,连续7天,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出 处】
: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赛肤润在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4月30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60名鼻咽癌患者,将160例首次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PICC置管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置管后一周内予赛肤润涂抹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一直涂抹到腋下,每日3次,连续7天,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PICC管操作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009~2013年入住肿瘤科的22 例静脉评级为Ⅲ~Ⅳ 级不宜进行肘部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给予颈外静脉穿刺留置PICC管。
目的:提升血管通路护理专科门诊管理质量。方法:成立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血管通路专科小组、临床护士组成科室质控小组预防PICC并发症安全管理三级质控网,修订并完善PICC护理门诊管理制度、PICC护理门诊职责、PICC标准操作流程、PICC护理门诊流程、实行临床护理质量检查,促进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PICC患者带管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降低PICC导管带管出院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将活动前带管出院者归为对照组,活动后带管出院者归为观察组,对活动前10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PICC患者带管出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做好PICC带管出院的延续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输液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2年4 月至2013年5 月期间四个儿科病区留置针应用情况,分析病区导管留置时间、拔管原因、输液相关并发症。
目的:改进技巧,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52 例血管评级Ⅱ、Ⅲ 级的老年患者采用2 种穿刺方法,按自身对照法观察对比一次穿刺成功率。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防治胺碘酮注射液输入引发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集束化护理针对50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观察局部皮肤颜色、组织止痛、肿胀消退及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目的:对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措施。方法: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及危害总结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学组管理对全院静脉治疗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学组,对全院静脉治疗采取学组管理,观察全院静脉治疗指标的走向。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5年至 2014年十年期间采取的一系列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举措,评价其对患者满意度和输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静脉输液专科小组,建立专科护士认证制度,加强输液治疗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以及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措施,评价综合管理前中后期(2005年、2010年、2014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外周静脉渗出或外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