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红石广泛存在与各种地质作用中,近十年来,随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金红石作为地壳深部微量元素储库具有良好的矿物地球化学示踪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中,Zacketal提出的金红石锆含量温度计,其基本原理是假定金红石-锆石-石英是共生集合体,那么在SiO2-ZrO2-TiO2体系中,金红石中的Zr含量与共生的锆石和石英是平衡互补的,即SiO2+ZrO2=ZrSiO4,其中金红石中Zr的含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红石广泛存在与各种地质作用中,近十年来,随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金红石作为地壳深部微量元素储库具有良好的矿物地球化学示踪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中,Zacketal提出的金红石锆含量温度计,其基本原理是假定金红石-锆石-石英是共生集合体,那么在SiO2-ZrO2-TiO2体系中,金红石中的Zr含量与共生的锆石和石英是平衡互补的,即SiO2+ZrO2=ZrSiO4,其中金红石中Zr的含量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Zr含量可计算出金红石形成温度的温度,这样就有可能通过不同变质阶段生成的金红石分别测量其Zr元素含量,计算其形成温度以及反演变质岩的变质演化P-T-t轨迹.
其他文献
0 Introduction Barium-bearing mineral resources are mainlybarite,witherite,etc,barium deposits,especially with the form of barium sulfate (barit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orld.barite mineral r
克拉克值对元素的富集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本文发现:全球巨型矿床金属累积堆积量(资源储量)与其克拉克值呈线性相关,区域金属资源量与区域丰度之间同样如此,而对于地球化学找矿来说,某元素的高丰度可能意味着该元素的区域资源优势.
西藏柯月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构造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与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之间的喜马拉雅成矿带.本矿床已进行了详细勘查,但矿体深部延伸情况仍不明朗,因此拟通过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预测矿体深部延伸.对44号勘探线3个钻孔进行了采样测试,运用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测试数据,确定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元素,并通过分析原生晕分布情况,确定前缘晕元素为Hg、Au、T1,
成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为建立典型矿床研究模型、分析成矿岩体的成矿专属性以及成矿系统的研究分析提供直观依据.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黄岗梁-莫古吐-石匠山Ⅴ级成矿带与成矿相关中酸性岩体的研究,浅析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近几年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出露地球表面和近地表的矿床已经被广泛地发现,用来满足对自然资源快速增长的需求,但是仍然不够.寻找深部隐伏矿成为当前各国地质学家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工作结果表明在传统的找矿方法中,如地球物理的、地球化学的以及常规的地质方法对于埋藏较深隐伏矿体的寻找效果不明显,勘探中不是非常得有效.寻找新型有效的找矿方法显得日益的重要.地球电化学方法是在前苏联的地电提取技术基
应用因子克里格方法分析了珠江口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结构特征,识别出重金属元素具有块金尺度、短变程尺度(60km)和长变程尺度(160km)三种尺度的空间变化,并拟合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线性协同区域化模型.根据不同尺度上区域化因子分布可知,局部尺度上区域化因子反映了重金属元素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局部的地形、海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雷州半岛东部沿海是可能的重金属污染
基于1∶5万土壤和灌溉水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对枣强县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结果显示评估区土壤养分相对缺乏,尤以全氮、有机质、有效钼、硫缺乏最为严重;土壤环境质量大面积为一级清洁区,占评估区总面积的99.66%;灌溉水水质良好,重金属全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部分样点氟化物和pH超标.评估结果为指导合理施肥,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种植区划,防治土壤和灌溉水污染提供了地球化学原始数据.
海水或湖水中的Re和Os在还原条件下会被还原成较难溶解的组分,被有机质吸附而沉积下来,这就使得Re-Os同位素体系可以被应用于直接测定富有机质沉积岩的沉积年龄.然而与有机质一同沉积的陆源碎屑物质中也含有一定量的Os,这些Os是不能反映沉积年龄的.采用传统的溶样方式(Carius管逆王水溶样)不仅会溶解沉积岩中的有机质部分,也会将碎屑物质的Os溶解出来.因而Sebly (2003)提出利用CrO3+
地气测量技术是一种找隐伏矿和隐伏构造的新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后,地气测量技术从机理研究到方法研究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原理就是利用一定的捕集装置在近地表大气或地表疏松层中捕集来源于地下矿源层的超微细物质,通过对已捕集的样品分析测试,获得有关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隐伏矿的勘探.
重金属元素因具有移动性差、毒性强、滞留时间长、不易被降解和积累效应等特征一直是土壤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为内因,如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另一类为外因,即人为活动通过各种污染途径积累的重金属.因此,由内部因素造成的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偏高的情况要与外源因素加以区分.长期以来,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者很少有重视到这一点,造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现状和环境意义缺乏客观评价.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