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泰山区文化产业:创新求索中攀升

来源 :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山东省泰安市以泰山闻名于世,是一座世界旅游城市.泰山以其"国山"的地位,享誉海内外,具有常年比较稳定的客流量,领头中国名山大川文化旅游业.泰山脚下的泰山区由于过于倚重泰山而忽视其他资源,以往泰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比较缓慢.近三年来,泰山区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未来泰山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构想主要是夯实文化诉求,实施目标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实施规划引领,清晰发展路径,实施系统整合发展战略,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文化品牌提升战略,产业链条延伸战略,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重点园区带动战略的六大战略。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双重契合的地缘优势,丰富多样的资源优势和较强的人口容纳力,有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巨大潜力及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对提升我国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开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使全国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按照广西开放开发需要和“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决定了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富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要求将社会经济环境与教育融合,勇于改革创新,理念上要以国际化视野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环境上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现人才,留住和扶持教育人才;专业上要以当地产业集群为主导,突出重点优势项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近年来,山东省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批经济强镇迅速崛起,小城镇建设与民营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山东省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前列,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力军,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拉动性.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标志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小城镇建设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依赖性,民营经济对小城镇建设有着较强的拉动性。两者这种相互依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三者之间关系也成为当前理论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计量检验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四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演进的进程、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四省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达到高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呈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负相关关系,四省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和一致,
通过对于不同发展水平(主要是经济水平)国家城市化简要的经验研究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在整个人类城市化的大图景之中有着非常显著和专有的“特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除了具备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具有共性的“特色”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色”存在。而正是它们所具备的“特色”也引致了其城市化过程中“特色”的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单纯地考察其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等方面的传统研究已经不能满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行了详细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有序推进农业
基于本文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对山东省91个县域单元进行测评并对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要素进行研究,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第一,县域级层面统计指标的种类与口径与城市级、省级层面有一定的差异,以城市及以上为研究范围拟定的指标体系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县域。本次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反映了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对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测评有较高的适用价值。第二,均方差决策分析法
目前,本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空间城镇化远远超前了人口城镇化,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不强,农村户口比中小城市户口更有吸引力。而农村人口的人户分离将成为常态,具体表现在人户分离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农民工人、户、房三栖分离的现象,多数农民工在大城市定居不现实。因此,城镇化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定居是不少农民工的心愿,而且一般小城镇驻地对农村人口缺少吸引力,农村新社区建设在欠发达地区要
区域城镇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目标的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山东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空间结构的高度化演进.文章将加快山东城镇化进程的策略与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总体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山东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山东省城镇化高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生态问题,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以论述生态文明对城镇化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目前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现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评,最后提出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生态城镇规划,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定适度的城镇规模,发展城镇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建设宜居城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