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地雷達於基樁完整性檢測之應用

来源 :2007海峡两岸岩土工程地工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高屏地区某桥梁改建工程之P18L桥墩原设计有56根全套管基桩,敲除桩头劣质混凝土后,有(1)7根基桩(异常桩)未能显露基桩内钢筋笼,疑似钢筋笼脱落或下沉.为进一步验证前述说法,于P18L桥墩下基桩内、外(土壤中)进行鑚孔,应用透地雷达进行单、跨孔之完整性检测,其次,检测该桥梁之P20R和P23R桥墩,厘清是否和P18L桥墩有相同的情况.单、跨孔检测方法前者以反射讯号为检测结果,后者以透射讯号为检测结果,其为一体之雨面,反射讯号强处,透射讯号即弱,彼此相互比对验证,可进一步研判基桩钢筋笼是否有脱落或是下沉的情况.p181桥墩检测结果除c2、c6基桩钢筋笼分别下沉3公尺和2公尺,其余皆属正常,而P20R和P23R桥墩检测结果也无异常.
其他文献
对于施工抽降水问题之模拟传统上大多采用套装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或利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在拘限含水层部分多采用套装软件MODFLOW或是经验公式Theis及Jacob修正型不平衡方程式进行求解,在非拘限含水层部分多采用套装软件FEMATER地下水流有限元素之数值模式进行求解,较少有理论解析解,本研究将利用理查方程式为控制方程式,利用富利叶积分转换以及函数转换技巧,求解非拘限含水层施工抽降水之理论解。
高雄捷运系统O1车站于2004年8月9日进行地下第五层开挖(深度11.7~14.7公尺)作业时,发生涌水导致邻损之重大事故,统包商沿站体运续壁外围全面施作止水改良灌浆,以对连续壁进行全面防漏措施,同时于站体内增设大量水位观测井,在补强前后进行抽水试验观察水位在抽水井运作时的泄降状况及停抽后之回升反应,以研判可能漏水地点及止水改良措施之成效.本文介绍O1车站抽水试验之运作程序及资料之研判,并介绍如何
高速铁路行车速度高,其基础结构的差异沉陷必须低于1/1000,目前台湾高速铁路目前正通过云林地区的严重下陷区,该地区目前最大下陷速率约为11公分/年,为监测高速铁路下陷情况,本研究于高铁沿线设置GPS监测网、水准监测网与300公尺深之地层下陷监测井,同时观测地表面的下陷量、结构物的下陷量与地表下土层的压缩量,本文将透过不同监测方法,探讨高速铁路下陷的发生机制。
近年来,台湾地区因都市发展,都会区捷运系统正积极展开,由于潜盾机掘进时将造成土体的应力改变,若无良好的掘进管理,将造成邻近区域的隆起或沉陷,而监测系统正如同工程师的耳目,唯有妥善利用适当的监测系统,方能使我们确实掌握基地内的现况,并进而拟定因应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故监测系统的布置应是灵活的,应视现场状况而作适度的调整增设,并非仅以固定的点位或频率去测量,其监测数据之管理值更并非仅为单一数字的表现
本研究首先介绍结合类神经网路(ANN)及一阶可靠度法(FORM)或蒙地卡罗模拟法(MCS)之可靠度分析技术(ANN-based FORM、ANN-based MCS)。接着以台北市一软弱地盘深开挖设计的可靠度分析为例,完整说明整个可靠度分析流程。此结合ANN、FORM或MCS技术之可靠度分析模式,在系统反应之模拟、计算效率之提昇,以及分析精度之改善上,相较于大地工程惯用之简化法(如一阶二次矩法,F
本文针对台北及福建两处基地鑚掘灌注式基桩之规划设计、施工前极限载重试验、施工期间之高应变动载与静载检测结果,参考两地设计规范,进行综合比较,并评估检讨各基地工作基桩承载力之安全度;同时介绍根据基桩载重试验所得之桩头荷重-沉陷、桩身摩擦力-变位及桩底反力-沉陷等特性曲线,所进行之行为设计(Performance Design)方法与成果;此外,雨处基地试验桩因桩底沉渣淤泥所得之反力-沉陷曲线特性及针
台北—宜兰直线铁路路线全长约48公里,包括二座长大隧道(一号隧道长约18.6公里,二号隧道长约15.5公里)、桥梁、路堤与车站等工程.未来完工营运通车後,台北至宜兰搭乘火车(自强号)仅需36分钟即可到达,大幅缩短东西部交通之旅运时间.本文从选线规划、工程地质调查、初步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说明书到民间投资可行性研究等范畴,精简地说明本计划书之各项规划过程与成果.
为了探讨地盘改良对减低软弱黏土层中进行无支撑岛区式开挖所产生土壤位移之效果,本研究透过超软黏土之模型试验,以1-g的方式模拟黏土层岛区式开挖之行为。此外,另采一个三维有限差分程式(FLAC3D),以数值分析来探讨不同型式地盘改良对黏土层岛区式开挖所致变位之影响,并验证模型试验结果推测现地行为之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壁状地盘改良比柱状地盘改良更能有效地减低开挖引致之地表沉陷;且以增加地盘改良范围之方式
台湾地区多山、多雨、多地震,又加上开路因素,造成山区道路崩塌灾害频传,每年需编列为数可观的预算进行边坡整治工作,但由于台湾山区饱围广大,地质、水文条件及环境状况十分复杂,道路边坡防灾工作及永续发展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努力。国内尤其经历九二一地震后,坡地安全俨然成为大家共同重视的课题及努力的目标,然山区地质、地下水及其他影响因子的不同,各种崩塌整治工法常有其适用性及限制,致使山区道路边坡之整治与维护作
本文蒐集台湾地区高雄、嘉义、桃园等地,数个电力工程采曲线推进施工的案例,其中高雄及嘉义地区的案例是采用曲线短管推进工法,桃园地区的案例则是采用复合式推进工法。本文将对这两种施工法的原理作一概略的介绍,另将蒐集上述案例的设计资料、地层条件、曲线半径、止水方式、测量方式等资料,以比较这两种推进施工法的速率、推进力、止水性及精度等,及探讨这雨种施工方式的优劣点及其适用性,期能将曲线推进在台湾地区的设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