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置入对幼猪脊柱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置入对脊柱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只3月龄幼猪随机分为3组,A组(5头)为空白对照组,自T6-T15后路切开,显露椎板;B组(5头)为对照组,置入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C组(5头)为试验组,置入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试验的目标设计为T6、7,T8、9椎体的平均高度,T7/8、T8/9、T9/10椎间盘的平均高度,C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的平均距离,应用X线测量并观察脊柱形态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C组T6、7,T8、9椎体的平均高度,T7/8、T8/9、T9/10椎间盘的平均高度与A组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而与B组比较显著性增加(P<0.05),C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平均距离44mm.结论: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对幼猪脊柱的生长发育无明确影响.
其他文献
Subjective: To assess the VIE value in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endovascular structures of AD.Methods Among 127 consecutive symptomatic subjects with suspected AD who underwent CT angiography(CTA)
用HRCT MPR及CPR观察并测量鼓膜张肌圆腱、鼓膜张肌半管与咽鼓管半管. 对66例颞骨行HRCT,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6.2岁.鼓膜张肌圆腱及半管正常96耳,左侧46耳,右侧50耳;咽鼓管正常108耳,其中左侧54耳,右侧54耳.中耳炎26耳,颞骨骨折4耳,中、外耳畸形5耳,肿瘤1耳.均行鼓膜张肌圆腱、半管与咽鼓管半管CPR重建,并分别测量. CT CPR可在一幅图像上清晰显示诸结构
目的: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影像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影像表现,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5例含增强扫描. 结果:病理结果2例为Ⅰ级,4例为Ⅱ级,2例为3级;2例表现为单发肿块或结节,5例表现为多发结节;3例分布于下肺,3例分布于上肺,2例上下肺都有分布,6例多发结节均沿着支气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机型磁共振的乳腺MR图像质量及其对乳腺疾病诊断效能的差异性. 方法:前瞻性的对348例行乳腺MR检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通用1.5T、3.0T及1.5T乳腺专用MR设备进行检查,由两位乳腺放射医生盲法进行图像质量的评价、并依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系统(BI-RADS)的进行病灶分类评定,与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评价不同机型MR设备在乳腺疾病诊断效能方面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对比研究呼吸导航与自由呼吸多b值DWI成像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显示特点. 方法:应用1.5T磁共振,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肝局灶性病变,进行钆塞酸二钠(普美显)增强MR患者25例.同时使用呼吸导航触发(navigator-triggered,NT)、自由呼吸(free-breathing,FB)多b值弥散加权扫描成像,测量和比较两组不同b值下肝脏信噪比(signal nois
目的 介绍使用SIEMENS Ysio设备进行全脊柱、全下肢拼接技术的使用体会. 方法 利用西门子公司的Ysio G2 FLC-VCIOQ型数字化直接摄影、西门子全脊柱、全下肢摄影功能软件、西门子立式全下肢、全脊柱专用架,获得多幅连贯的脊柱或下肢影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完整全脊柱、全下肢影像. 结果 在随机抽取的150例患者中,所获得的全脊柱和全下肢拼接后的影像清晰,无明显几何差异,临床诊断符
目的:探讨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病理或DSA证实的SMA病变的27例患者的CTA资料,分析SMA有无狭窄、扩张、聚集、移位、充盈缺损.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并比较不同后处理方法. 结果:13例肠系膜缺血性病变中2例CTA表现为SMA闭塞,11例CTA表现为S
目的:MRI可视性纳米基因载体的合成方法及基因负载效率,为影像引导下的基因治疗提供新型纳米基因载体器件. 方法:采用阳离子合成纳米基因载体多聚赖氨酸树状高分子(dendrigraft poly-L-lysine,DGL)作为基因载体,合成不同比例经钆离子的MRI T1加权可视性基因载体;以静电吸附的方式考查不同钆离子比例下基因载体的负载效能;最后考查纳米基因载体的形貌特征. 结果:通过ICP-AE
目的分析23例行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活动度,并与同期35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方法收治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颈椎间盘置换术组23例,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组35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手术节段颈椎曲度及颈椎总活动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间后凸率
目的介绍一例胸椎术后出现少见并发症——气颅,及其相关文献汇报。方法患者李某,女,4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10+月"入院(2015-4-15),入院诊断为:胸椎管狭窄症(T8-T11),黄韧带骨化。术前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于2015-4-22行胸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T8-9、T10-11节段黄韧带骨化并与硬脊膜粘连,局部压迫明显,予以切除部分硬脊膜(切除的范围约2c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