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泰安市1951~2002年降水资料,利用Excel图表分析得出了泰安降水分布特征和未来趋势。泰安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其中春季(3~5月)平均为91.9mm,占全年的13.4%,夏季(6~8月)为453.7mm,占全年的66%,秋季(9~11月)为119.5mm,占全年的17.4%,冬季(12月~次年2月)为22.3mm,占全年的3.2%,夏季降水对水资源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分布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少于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利用1951~2002年月降水量(P)和月气温(T)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发经验公式,计算出陆面蒸发(E)、蒸发系数(α)和可利用降水系数(β),得出泰安的蒸发量E、降水量P及可利用降水量P-E逐月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分布极不均匀,呈现以7月为顶点的抛物线形。7月份E、P、P-E分别占全年的23.6%、31.3%、43.7%,1月份仅占全年的1.1%、0.9%、0.5%。,泰安全年降水62%被蒸发掉,仅有38%的降水可被利用。夏季虽然气温高,但蒸发的损失最小,占55%,因此可利用降水占45%。而冬春季蒸发损失最大,占本季降水的83%,秋季蒸发损失也不小,占73%。故就季节变化来看,越是在降水少的季节,蒸发的损失也就越大。这一特征往往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特别是在春季,正值农作物生长需水期,仅有的降水反而更多地被蒸发损失掉了,导致泰安春旱严重,且连年出现。春季是泰安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通过分析1984~2002年泰安地下埋深资料,得出地下水位的变化基本随每年降水量的多少而升降,其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地下水资源相应减少,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最后提出缓解和解决水资源缺乏的两个有效方法,人工影响天气增加降水量和开源节流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