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来源 :2011中国马铃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是由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与单株产量的乘积,而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株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超出这个范围继续增加栽植密度,便会由于单株结薯量少,薯块过小而降低群体的产量。为探求讷河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克新13号、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667m2种植2900、3400、4200、5400株.结果表明:讷河地区克新13号、克新18号较适宜的栽植密度每667m2分别为600、3400株.
其他文献
盲椿象是河北省牧草和棉花混作区的主要害虫.本研究初步调查了河北省牧草棉花混作区苜蓿上盲椿象发生种类、数量及其年内的发生动态,和苜蓿收割对周围其他作物上盲椿象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苜蓿田内盲椿象的种类以苜蓿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苜蓿田内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共出现4次急剧下降,均与苜蓿收割有关;苜蓿收割是其周围作物上盲椿象种群数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利用EAG电生理技术测定了甜菜夜蛾触角对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葱的6种气味物质有不同程度的EAG峰值,雄蛾较雌蛾反应强烈,雌虫引发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依次为:甲基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2-甲基-2-戊烯醛>2-十三酮>2-十一酮,雄虫引发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依次为:2-甲基-2-戊烯醛>二烯丙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甲基丙基二硫醚>2-十一酮>2-十三酮,
通过克隆得到5个HSP90基因片段,NCBI登录号分别为:HM135195,HM173083-HM173086,获得的HSP90基因在NCBI的登录号为HQ257511,序列全长2495bp,其中,包含2169bp的ORF,98bp的5,非编码区,228bp的3’非编码区,软件预测该基因的分子量为83.44kDa,理论等电点为5.06;该蛋白质包含5个热激蛋白家族特征氨基酸区域和热激蛋白90保守序
本文全面介绍了吉林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的工作实践,概述了2006~2010年吉林省农区统一灭鼠实施的经验和成效,探讨了面积小、专业人员少、技术措施单一化、山区鼠害发生规律不明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农区统一灭鼠技术的丰富和发展,加快农区统一灭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矮缩病(粗缩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传播媒介发生严重的玉米病毒病,玉米一旦发病,难以用药防治,被称为玉米"癌症"。近年来,由于受耕作栽培制度改变、毒源虫源的累积、品种抗病性下降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该病在浙江西北部玉米产区暴发流行,造成玉米产量重大损失。为了探索玉米矮缩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和病害的侵染发病流行规律,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科技支持。
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鲁山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耐高温芽孢菌98株.通过真菌生长抑制试验,获得具有小麦全蚀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6株.其中以w-2-24菌株拮抗效果最好,对该菌株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16S rDNA鉴定,将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其确定为Bacillus subtilis.
本文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蓟马诱捕粘板(黄色和蓝色)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发明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粘板.结果显示:同样大小的诱捕粘板颜色不同,诱捕蓟马的总量不同,且差异很大,在试验相同位置放置的黄色与蓝色诱捕粘板,诱捕蓟马总量蓝色的诱捕粘板是黄色的2倍以上;通过优化改进后的蓝色诱捕粘板效果明显高于优化改进前的效果,改进方法:通过在蓝色诱捕粘板两侧涂抹5 mm宽的平行蜂蜜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为多食性害虫,是我国北方为害韭菜、大蒜、圆葱和大葱的重要地下害虫,尤以韭菜受害最重。该虫地下钻蛀为害,对药剂忍耐性强,防治困难。因大量滥用高毒药剂又导致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严重,食用韭菜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研究寄主植物对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影响,为明确该虫的发生环境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近年来,隆德县以创建"六盘山(隆德)高海拔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县"为目标,始终把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强化政府推动、项目带动、示范引导、科技支撑等关键措施,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扩规、提质、增效,马铃薯已成为隆德县生态、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并将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比如加快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中心建设,按照
利用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粒度马铃薯粉(70~140目)在70~140℃对乙醇和水的吸附作用,反气相色谱法(IGC)是一种测定吸附剂吸附作用的快速可靠的方法,由保留时间计算出乙醇和水的分离因子和马铃薯粉吸附乙醇和水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s)和吸附焓变(△H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70~140℃范围内,马铃薯粉对水的吸附比乙醇强烈,乙醇和水的吸附均属于物理吸附过程,吸附的△Gs、△Hs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