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山羊群体中4个微卫星DNA多态性及杂种优势预测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qx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AE101,McM218,McM38)对波尔山羊、太行山羊和河北奶山羊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标记在波尔山羊、太行山羊和河北奶山羊3个品种中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山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品种来看,太行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而波尔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波尔山羊与河北奶山羊的遗传距离大于与太行山羊,波尔山羊与河北奶山羊的杂种优势高于与太行山羊.
其他文献
国内有关性别对屠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优质黄羽肉鸡的公鸡、母鸡和阉鸡的屠体性状、胸肉化学性状等的不同,以了解它们肌肉品质之间的关系.
异种克隆是保护濒临灭绝物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始终受到效率低下的困扰.本研究体外培养了不同个体的牦牛耳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输卵管细胞,分别作为供核细胞移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均可完成体外牦牛的早期囊胚发育(囊胚率高达35﹪).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不同细胞类型、细胞的饥饿与否、细胞冷冻与否,以及卵母细胞成熟率,不同融合到激活时间对克隆效率的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质量是核移植成功的基础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网络生物软件资源,设计了针对猪瘟病毒E2、N、NS5A及NS5B基因的14个siRNA分子,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中,得到14个siRNA表达质粒.将siRNA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得到14株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然后用CSFV感染这些细胞系,通过免疫荧光、RT-PCR及Real-time PCR等方法,筛选CSFV特异的siRNA分子.结
以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中国分离株REV/HA9901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REV/HA9901前病毒基因组模板(cDNA),参照已发表序列,设计合成了6对引物,经PCR成功扩增出6段连续的、相互部分重叠的目的DNA片段,分别连接入TA克隆载体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拼接,完成了第一个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中国分离株REV/H
采用Seglen改良的胶原酶两步原位肝脏灌注法,分离获取猪原代肝细胞.分别用含0,4,16,48mg/L色氨酸浓度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肝细胞,培养0(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24h后),8,16,24h每处理取1mL培养液,用IRMA法测定溶液中的IGF-Ⅰ浓度;培养24h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提取总RNA,斑点杂交检测IGF-Ⅰ、GHR、IGF-Ⅰ受体与IGFBP-3 mRNA丰度.在培养0h和
本试验选用16头24月龄健康无病的利鲁杂交阉牛,饲喂含A0、A1100、A2200和A4400四种不同维生素A水平的日粮,研究维生素A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三个处理相比,A2200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脾重占活重的比例(p0.05).对血液中生长激素、胰岛素、皮质醇的含量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甲状腺素的含量影响较大,其中试验开始时A0组显著高于A1100组(p<0.05)
已知dw基因对跖骨长度是伴性隐性遗传基因,但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dw基因对体重这一性状却是不完全隐性的.为了验证dw基因在体重上的这种显隐性关系和进一步分析这种显隐性关系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本实验,对鸡矮小型基因影响体重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可定义为对细胞蛋白质的全面分析.它将一系列精细的技术,主要有2D-凝胶电泳、图象分析、质谱、氨基酸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结合起来,大规模地、综合地定量和鉴定蛋白质,被认为是后基因组时代正在发展的关键的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其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福建省德化戴云黑鸡是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它具有黑羽、乌喙、乌脚、乌骨、乌灰皮、乌灰肉、单片黑紫冠等特征,其黑色素沉积丰富,肉质结实、鲜美细嫩等优点.为了探讨研究戴云黑鸡的肌肉品质,本文对该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部份维生素、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平原产的鸡蛋带到高原孵化,会造成孵化率下降.但藏鸡因为长期生存并适应在高海拔地区,因此在高原环境中仍能维持较高的孵化率.本文通过在高海拔地区(西藏 林芝)孵化藏鸡和农大小型鸡,比较了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种蛋在高原孵化过程中的失水率、胚胎发育速度及影响气体交换的蛋壳传导力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藏鸡的蛋壳传导力显著小于农大小型鸡(P)变小(Snyder,1982;Packard et al.,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