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在体育可以作为一条公民教育路径的基础上,并根据体育的内涵以及社会价值,试图为体育与公民教育的结合探索出必要的理论基础,以期推动新时代与新形势下体育公民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及落实,从而实现合格公民的有效培育。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了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公民教育理论的现实与哲学基础进行了分析与思考。研究结论:1)体育公民教育理论的现实逻辑。首先,面对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自我的追求是当代公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种种改变之下,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处逐渐变得疏远,成为一种原子式的相处方式,这种情况无疑是不利于社会及公民意识的提高,当代社会中为自由与权利的呐喊,随着物质的丰富愈加狂热,而过度的自由主义造成了社会伦理的缺失,割裂了道德与伦理间的联系,这种过分热衷使得社会矛盾与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多地出现,加剧了原子化个体的形成。通过分析与考察,发现体育具备改善此种公民意识的力量,一方面体育本身的团体属性使参与其中的公民自觉地凝聚在一起,精神的同一性与价值共识为原子式个体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概念;另一方面体育的不断社会化使其成为一种联结纽带,并以一种淡化权利差距的形式,帮助原子式个体实现重新社会化。其次,现代性的演进给公共领域赋予了种种新的特性,越来越多的交流平台因此而出现,信息的奔涌与通道的多元使公民自我表达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了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如何促使伦理的进步与社会的进步相匹配,成为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体育对人类本质的相容性与对社会构型变化的包容性,使得我们可以从身体的角度出发来存进公民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方面,体育以各异的叙事形象出现在公共空间当中,其所内含的价值观念也一同融入到公民的公共生活的当中;另一方面,体育榜样能够为广大公民树立良好的动态公民形象,是娱乐性的渗透使得体育榜样不再仅仅成为基督式的崇高人物,使多种品质更具有亲切感,更为为公民所认同和接受。2)体育公民教育理论的哲学旨归。讨论体育公民教育理论的本体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本质,需要清楚的是体育被加之于公民教育,在本质上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和发展。明晰体育公民教育本体有助于进一步从认识上提升理论价值,同时还可以利用本质特征有效地区分出表层问题与核心问题。将"强调参与成分的公民品质深化过程"作为深入探讨的本体依托。从内容来看,体育公民教育理论重视公民实际参与行为的养成;从形态来看,体育公民教育理论超越一般的教育模式,注重多重教育形态的展开,将视野放大到不同社会场景中;从思想方法来看,体育公民教育理论强调形成公民参与文化的核心思路,在理论上自觉寻找知识与行为的平衡点。结合对本体的探索,进一步从认识视角来构建体育公民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将公民品质的培养看作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加深的过程,既要通过有效的公民实践来内化公民知识,又要将所知所得付诸于实践当中。因此,也就引出了体育公民教育的两条重要路径:社会知识的个体化以及个体知识的社会化。对于前者,体育公民教育理论强调这一条路径中环境氛围的重要性,并优化了实现知识转移的实践性,将知识由社会向个人的流动塑造成一种个人体验式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公民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领悟",而是更加透彻的"体悟"。就后者而言,体育对公民教育的融入,意义在于创设了一种消除背景却保留主张的交流环境,不论是竞技或锻炼,都在合作与对抗中发生着品质、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互相审视。当我们有意的将公民教育元素加以融合的话,将会有效地促进具有独特性公民知识的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