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用莴苣发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的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筛选叶用莴苣芽期耐低温的材料,探索叶用莴苣芽期的耐低温筛选的试验条件,为今后叶用莴苣芽期耐低温育种和相关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叶用莴苣耐低温发芽试验的材料共有284份。265份材料引自美国农业部西部引种站,其余19份资源为商业栽培种。每份材料100粒种子,置于发芽盒的滤纸(底层铺有海绵)上,加入4.5 mL的纯水。3次重复。分别置于21℃恒温箱中暗培养40 h,5℃恒温箱内暗培养3和7 d,调查的发芽率。使用SPSS软件(19.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相对发芽率(5℃下3 d或7 d的发芽率/21℃时的发芽率×100%)。结果表明:(1).低温抑制叶用莴苣种子的发芽:在21℃下284份叶用莴苣资源的平均发芽率为88.02%;5℃下3 d降至9.77%,7 d降至73.7%,和前人的研究(叶用莴苣种子的萌发最低温度为4℃)一致,低温抑制了叶用莴苣种子的萌发。5℃下3 d,有159份材料的发芽率<1%,245份材料的发芽率<20%,13份材料(玛丽娜、S13K0029、S14K338、S13K0102、S13K0024、S13K0011、S13K0099、S13K0048、S13K0070、S13K0069、S13K0066、S13K0064和S13K0050)有较高的发芽率(> 80%),其中S13K0050发芽率最高(88.66%),7 d的发芽率是97.00%,在21℃时40 h发芽率是97.00%,5℃下3 d相对发芽率为91.4%。有74份材料在5℃下7d下有<70%的发芽率,而210份的材料有70%以上的发芽率,其中S14K326的发芽率最高(100%),以上结果显示本批次的叶用莴苣资源在芽期的低温抗性上有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由于5℃下7d,大多数叶用莴苣资源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率,因此5℃下3 d为筛选叶用莴苣芽期耐低温的理想温度。(2).人工选择提高了低温下叶用莴苣资源的发芽率:在低温胁迫下(5℃下3 d),从美国引进材料的平均相对发芽率(8.00%)要低于商业种材料(33.17%);因此,人工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叶用莴苣在低温下的发芽率。但有12份材料比商业种高,S13K0050在5℃时3 d的相对发芽率率为91.41%,这为今后芽期耐低温育种以及相关耐寒机理研究提供了材料。(3).种子的颜色、质量量和来源地在低温胁迫下对其发芽率的影响:黑色和白色种皮的材料在5℃下7 d发芽率为73.06%和74.05%;3 d的为9.78%和9.77%,统计分析发现:种皮颜色与低温胁迫下的发芽率没有相关性;在5℃下7 d和3 d的相对发芽率和100粒种子的质量没有相关性。且叶用莴苣的发芽低温耐性和其来源地没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应用价值,与CKD儿童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CKD,及时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2007年3月~2008年2月在
会议
目前,国内墙面喷涂行业大部分采用喷涂效率较低的人工喷涂方式,其劳动强度较大,严重制约喷涂效率,并且造成涂料浪费、花费较大等问题。而利用喷涂机器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喷
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活血化瘀治疗的时间窗以及安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运用及一些关键性问题
背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生命。虽然围产期和新生儿医学在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在BPD治疗方面进展缓慢。在传统医学领域中,临床干预和治疗手段的创新与探索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严重BPD的预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有效的干预与治疗方式来解决
目的:以现代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以临床医疗核心主体-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开展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情况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药护患不同的服务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提出改进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及建议,以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的建筑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有待进一步考验。因此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建筑行业要合理的控制工程成
最近有幸读到王希杰先生的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以下菏称《通论》),觉得这是一部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的理论力作。众所周知,在我国,把修辞作为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