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对策

来源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87年~2004年的18年间,中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所担负的任务是异常繁重的,所承受干扰和阻力是层出不穷的。 由于某些地方将世界遗产地作为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使这些人类遗产受到来自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极大威胁,有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警告,如此下去将会沦入“濒危” 遗产名单。保护好全人类共同遗产是严肃的历史责任。 在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的诸多问题中,其环境的空气污染,直接关系着世界遗产的命运。空气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但中国的污染状况尤为严重,世界遗产地的空气质量也不乐观。空气质量的恶化,多系人为的错位开发所致。 该30处世界遗产,遍及华夏大地,本文剖析世界遗产地的空气污染现状及对文化和自然遗产造成的危害。提出监测、控制、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而形成的伟大艺术成果,在它那雄伟壮丽的石雕群中,有各种风格不同、审美特征各异的舞蹈雕像。本文云冈石窟舞蹈雕像为研究对象,考证了我
一百多年来,随着云冈学在国内外的研究不断深入拓展,对云冈石窟开凿年代的说法推论愈来愈多。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再作一次深入探讨。云冈石窟开凿年代的准确敲定,是研究云冈石窟
本文对云冈昙曜五窟大佛的形与气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云冈石窟早期佛教造像艺术是在吸收、保留外来佛教造像仪轨的同时,又运用了中国人的理解与雕刻方法,赋予佛像以鲜明的“形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位于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库区涪陵城北长江中。从唐朝广德元年(763年)以来,我国人民用刻石鱼的方式将历年来的枯水位镌刻在白
会议
本文研究了雨水、凝结水、风化壳水、裂隙水等不同形式的水对石质文物造的影响,系统总结了为保护石质文物而做的水文地质研究的特点。水文地质研究的特点是:着重于水和岩石矿物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10个钻孔的现场实测资料和历史观测数据,用MODFLOW软件模拟“十里河工程”对云冈石窟研究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预测了水库蓄水与文物保护区内地
会议
本文通过参与一些石质文物保护与抢修的实践,试述:1.关于石质文物生命周期的探讨;2.石质文物保护与抢修的几种措施;3.对拟定石质文物保护与抢修方案时有关几个问题的商榷。
在山顶上重点区域0.4km范围修建两个防水建筑物并分别与洞窟前四个区域防水建筑相连。修建这样的防水建筑物,山顶上大气降水可顺屋顶向周边现有的自然冲沟排泄,防止大气降水通
会议
桂林石刻现存唐至清代石刻2000余件,宋刻最多。主要类型是摩崖石刻,也有摩崖造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桂林石刻遍布桂林城乡问的30多座山峰,与城市山水紧密融合。如何合理有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