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鳃粘液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分泌方式

来源 :第十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zxcv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鳃粘液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分泌方式.观察结果表明,褐牙鲆鳃粘液细胞主要位于鳃小片的上皮组织内,通常分布在氯细胞的周围.未成熟粘液细胞呈棒状,少量粘液颗粒分布在细胞的上方区域,细胞核较大,近圆形,位于细胞底部,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细胞顶部具有凹陷的分泌腔.成熟粘液细胞体积较大,近圆形,粘液颗粒排列紧密,充满整个细胞,细胞器被挤压到细胞底部,细胞核的形状不规则,分泌腔外凸,细胞质位于细胞的周边位置和粘液颗粒之间,基质密度变大.在正常人工海水和高钙(37.5 mmol/L)人工海水中,褐牙鲆鳃粘液细胞采用了相同的分泌方式:粘液细胞排放粘液时,细胞顶膜破裂,粘液颗粒融合破裂并在胞内释放粘液,通过顶膜的开口将粘液排出体外,随着粘液的排放,分泌腔逐渐扩大,残留的粘液颗粒膜在胞内形成空泡结构,有可能参与新的粘液颗粒的形成.因此认为褐牙鲆鳃粘液细胞的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但与传统的顶浆分泌不完全相同,可能是鲆鲽类适应近海复杂多变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药市场经历了起步期、转型期和发展期。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渔药市场也迅速崛起。但由于我国渔药科技水平基础差、行业规范尚不健全、生产厂家良莠不齐,造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用药的不规范,进而导致我国水产品药残留量高,出口受阻日趋严重。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渔药市场现状和科研水平,指出了我国渔药水平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渔药的泛滥使用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分析了世界
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上下水层采样进行水质检测,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阳澄中湖网围养殖区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阳澄中湖网围养殖区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目前已达到重度富营养状态.养殖区的氮磷比为7.68~12.80,均小于16,表明养殖区磷积累速度超过氮,这不仅与自然界磷的物质循环性质有关,还与养殖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在高温养殖期间,表层水中的TN、DIN、CODM
2009年4-7月期间,对上海市奉贤区某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池塘总有机碳(TOC)、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进行分析检测.试验期间,14个池塘BOD5测定值变动范围为2.0~47 mg/L,CODMn为7.54 ~31.1 mg/L,TOC为4.86~60.07mg/L.TOC/CODMn范围为0.50~2.35,平均为1.32;TOC/BOD5为0.78~4.16,平
研究了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GDH)和Na+-K+ AT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观察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组对虾生长和肝体指数在盐度变化后的动态变化.试验设计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40%和50%的3种饲料,投喂体重(3.43±0.32)g的幼虾,盐度为25,适应20 d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饲料组对虾鳃组织中GDH和Na+-K+ ATPase基因表达量和.结果发现,虽
三疣梭子蟹在一个生殖季节内通常可以多次产卵,目前仅第一次产卵的亲本应用于人工育苗生产.由于昂贵的亲本价格和不断下降的野生抱卵蟹自然资源,目前一些研究和生产单位试图利用二次抱卵的梭子蟹进行人工育苗.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第一次和第二次抱卵蟹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的评价研究,这非常不利于第二次抱卵蟹的合理利用和进一步了解其繁殖生物学.鉴于此,本文系统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抱卵三疣梭子蟹的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结
2009年,在浙江湖州,对利用人工干法授精方法取得了花(鱼骨)×唇(鱼骨)正反交杂种的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胚胎发育时序基本以母本为基准,以花(鱼骨)为母本的杂交种胚胎发育时序与花(鱼骨)相同,以唇(鱼骨)为母本的杂交种胚胎发育时序与唇(鱼骨)相同.在孵化温度在(20±1)℃条件下,以花(鱼骨)为母本的胚胎孵化时间为68 h 30min,以唇(鱼骨)为母本的胚胎孵化时间
以我国重要的淡水鲤科鱼类草鱼(草食性)和翘嘴鲌(肉食性)为对象,应用RACE、Real-time PCR和酶活性测定等技术方法,对其胰蛋白酶原的基因克隆、早期表达和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草鱼和翘嘴鲌胰蛋白酶原eDNA全长分别为869 bp和857 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全长分别242 aa和247aa,氨基酸序列全长均包含维持丝氨酸蛋白酶催化活性和构象所需的保守区域,说明胰
研究了水温和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计了19、22、25、28、31℃等5个水温梯度和10、15、20、25、30、35等6个盐度梯度组.结果表明:(1)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随水温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力在28℃时最高,淀粉酶活力在25℃时最高,脂肪酶活力在22℃时最高o(2)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在盐度为25时最高,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