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引用国外研究通用的降雨场次污染物浓度(EMC)及初始冲刷(First Flush Effect)概念,研究不同功能区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初始冲刷效应等,以促进我国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研究,为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
【出 处】
:
2006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引用国外研究通用的降雨场次污染物浓度(EMC)及初始冲刷(First Flush Effect)概念,研究不同功能区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初始冲刷效应等,以促进我国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研究,为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除了区域地势低洼、泥沙淤积、地面构造沉降、降水量太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作为最主要的人类活动之一,土地利用不仅改变了区域土地覆被的状况和流域下垫面特性,破坏了原生的江湖关系和水文系统,干扰了水文过程,因此,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势必加重洪涝灾害。为探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洞庭湖区水害的影响,本文以10万分之一地形图,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对196
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本着简洁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简洁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标内涵要明确;二是各指标要有较强独立性。可操作性是指标获取的可行性,以及指标的可测性、可量性、可比性。可持续性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了环境、资源、经济的和谐。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复合数学模型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的计算。
本文从地理环境的中尺度区域分异研究人手,将黄土高原地区划分出5个生态地理区。应用典型案例,提出各区农业治理发展模式。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的大量流失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还是我国特有的现象?我国应对城市发展对耕地的压力的措施是否得当?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对比,获得他们在城市化过程引导城市发展、保护耕地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日本是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城市中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一.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都具有人多地少的国土条件,使得我国在未来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潮滩是联系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互过渡带,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潮滩出现周期性的暴露与淹没现象,即典型的干湿交替模式.已有研究表明,在暴露及随后的再浸没过程中,沉积物的生物和非生物特性发生明显改变,对磷的一些动力学结果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潮水周期性涨退引起的干湿变化是控制潮滩沉积物-水体系间磷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沉积物吸附磷酸盐对上覆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长
土壤水分状况与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一方面,地表土壤水分影响到植物和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也影响地表土壤水分的含量与分布。本文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利用TVDI算法评价区域地表干燥度状况,结合林地、疏林地、草地和坡耕地等四种典型的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评价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从改善区域地表土壤水分的角度,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建
土壤有机碳(SOC)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常被选作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用来综合反映土壤的生产、环境和健康功能(Andrews等,2004;张华等,2003).SOC是陆地碳库最大的组成部分,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Lal,2004;Post和Kwon,2000;Guo和Gifford,2002;Lettens,2005).全球农业土壤碳贮量为142 PgC,占土壤碳贮量
绿洲是在干旱气候影响下形成的,以荒漠为背景基质的、具有较高的第一性生产力的非地带性景观.它是干旱区的组成成分之一,绿洲寓于荒漠又异于荒漠,与荒漠构成对立统一体,依一定的条件转化,绿洲与荒漠有着广泛的交错带,该交错带是一个水分、温度、能量、有机体等要素形成较大的水平递变梯度的带状区域,即是这种转化活动最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它是绿洲的保护屏障,而且在绿洲经济的发
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论,南四湖湿地作为山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具有持续地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的潜力,并在防洪抗旱、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调蓄枢纽之一,在维护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致使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湿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发展出现模式单一、规模小、管理和服务水平低、景区重游率低、效益差、区域不平衡、整体集聚效应弱等问题,因而,如何根据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征对其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互补效应,树立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的整体形象,实现珠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