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体医结合"模式下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身体围度指标来探讨身体围度的变化,为肥胖女大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实验对象为肥胖女大学生24人,体脂百分比为35.29±4.65、年龄为20.42±1.02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2人和对照组12人。实验组是"体医结合"组,"体医结合"模式包括行为治疗、医学营养治疗、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对照组是单纯的运动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1至周6按计划进行有氧运动、抗阻力量练习和垫上练习,共8周。受试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根据个人标准体重×中体力劳动单位体重热能供应量(30Kal/kg)计算得出。干预期间受试者需每日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根据他们摄入的饮食计算其摄入热量;实验组要求每天热量负平衡达到500±60kal,对照组对饮食不进行任何要求。实验前、后测试受试者的身高,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技术得出身体成分指标,三维人体Anthroscan3DVITUS扫描系统得出身体围度指标。实验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各项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8周训练后单纯运动组体重、体脂百分比与实验前相比均呈显著性下降,分别减少了3.48%、6.68%,去脂体重和体脂肪均无显著性变化;颈围、腰臀比与实验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2.10%、2.16%,胸围、左大腿围、右大腿围、左上臂围和右上臂围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体医结合"组体重、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与实验前相比均呈显著性下降,分别减少了7.30%、16.64%、和11.74%,去脂体重无显著性变化;颈围、胸围、左大腿围、右大腿围、左上臂围、右上臂围和腰臀比与实验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3.77%、3.53%、4.07%、3.79%、6.40%、6.39%和3.53%。"体医结合"组体重、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右上臂围、左大腿围和右大腿围的下降量显著大于单纯运动组(P<0.05)。结论:与单纯运动组相比,8周"体医结合"组明显减低了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更有助于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体脂成分和身体形态,塑造更好的身材,是肥胖女大学生行之有效并应长期坚持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