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AI(OH)3和煤矸石为原料、MgCO3为添加剂,制备了孔径分布均匀、显气孔率高、强度高的多孔刚玉-莫来石陶瓷;研究了MgCO3添加量对多孔刚玉-莫来石陶瓷孔径分布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MgCO3添加量对材料显气孔率影响不大,但对其孔径分布、平均孔径和耐压强度有很大影响.
【机 构】
:
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北 武汉,430081
【出 处】
:
第十一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AI(OH)3和煤矸石为原料、MgCO3为添加剂,制备了孔径分布均匀、显气孔率高、强度高的多孔刚玉-莫来石陶瓷;研究了MgCO3添加量对多孔刚玉-莫来石陶瓷孔径分布和耐压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MgCO3添加量对材料显气孔率影响不大,但对其孔径分布、平均孔径和耐压强度有很大影响.
其他文献
以板状刚玉、SiC和Si3N4为主要原料,以Al粉、Si粉、CeO2粉和Nd2O3混合粉作添加剂,在空气中裸烧(氧化气氛)和空气中埋炭(碳还原气氛)条件下于1000℃保温3h,再升温至1600℃保温3h,热处理后制备出SiAlON结合刚玉/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气氛对试样烧结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气氛和碳还原气氛下可以烧制出性能优异的SiAlON结合刚玉/SiC复合耐火材料,且
采用中频炉实验室模拟试验(钢水温度为1600℃,浸渍时间为30min,气氛为空气),研究了钢液对添加有不同粒度石墨和炭黑的Al2O3-C和ZrO2-C材料试样的侵蚀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石墨和炭黑的引入并未改变含碳材料与熔钢作用的脱碳机理,Al2O3-C和ZrO2-C材料试样均以溶解脱碳为主,石墨粒度、杂质含量以及炭黑的润湿性、分散性和反应活性都会影响脱碳的深度.
研究纳米碳酸钙的加入量对刚玉质浇注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纳米碳酸钙在热处理后与基质中的氧化铝反应形成片状的六铝酸钙,呈网状交叉分布,影响了浇注料的性能.随纳米碳酸钙加入量的增加,在110℃热处理后浇注料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变化不大,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略有增大,而在1000,1500,1600℃热处理后,浇注料显气孔率均逐渐上升,相应的体积密度均逐渐降低,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逐渐
以碳化硼改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低碳镁碳砖试样,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随改性树脂中B4C含量的增加,镁碳砖的抗氧化性提高,而高温抗折强度降低;微观结构分析及EDAX能谱分析表明,改性树脂中的B4C在高温下与酚醛树脂裂解产物CO等含氧气体反应后生成C及B2O3,B2O3与体系中的MgO反应生成硼酸盐低熔物,有效防止了材料体系中C的氧化,并促进了镁铝尖晶石在结合炭的空隙中生成.
研究了环境友好型含碳材料CarboresP在铝碳砖中的应用。采用铝碳滑板砖生产工艺,改变CarboresP的加入量,试样在180℃×24h处理后,进行1 300℃×3h氮化处理.测量热处理后样块的耐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高温抗折强度(1400℃×0.5 h埋炭),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试样高温处理后(1000℃以上)的矿相变化.确定铝碳砖中合适的CarboresP添加量为1%,分析了酚醛树脂-Carbor
将金属Al与Cr2O3通过热爆模式铝热反应合成Cr+Al2O3,制备出的金属Cr相颗粒细小,均匀分布于基体内部,可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从而为金属Cr增韧透气砖材质的制备提供了必要条件.
研究制备工艺包括不同电熔ZrO原料、烧结温度等对ZrO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试样Z1-1以不同粒级的电熔钙稳定ZrO为原料,采用糊精和水为结合剂,经混练成型,成型压力为250 MPa;试样Z1-2,Z2,Z3和Z4分别采用不同稳定剂的电熔ZrO微粉造粒料直接成型,成型压力为50 MPa.成型后的试样经干燥和在不同温度下烧成,测量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和抗热震性,并进行SEM分析
从材料学方法论角度简要论述了原位耐火材料研究的新方向。微米、纳米微粉增强相自身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它在耐火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能.把材料学方法论中的交叉、边缘、感应、渗透、化合、结合、综合、借用和横展等关系应用到原住耐火材料中,将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分别以粉煤灰、煤矸石和M45作为原料,在6种不同的氮化条件下碳热还原氮化反应,通过比较3种原料的化学及矿物组成,对反应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研究氮化工艺条件对碳熟还原氮化反应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氮化产物组成随氮化条件的变化推理出M45及粉煤灰的氮化机理.XRD衍射分析表明,粉煤灰、煤矸石和M45的氮化机理大致相同;在低温时莫来石相大量存在,低温或保温时间很短时,产物中存在X-Sialon
采用液相沉积的方法在钙镁硅系陶瓷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钛包覆层,并通过FESEM,DSC,XRD等测试手段对包覆前后纤维的晶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陶瓷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的二氧化钛包覆层;包覆处理使纤维的晶化温度从912.5℃提高至936.5℃,析晶峰趋向于宽化,纤维的析晶趋势得到降低;二氧化钛的表面包覆不能改变纤维中析出的钙(镁)硅酸盐晶相种类,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相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