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我国各省、各部门CO2排放量进行了推算,并分析了其排放特征。从总量现状特征看,排放量较多的是沿海地区经济、人口规模较大或重化学工业结构比较突出的省份;从总量变动特征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压力十分巨大,且各省各年变动十分剧烈,发展也不均衡;从内部结构变动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以工业部门和能源转换部门排放为主;从各省CO
【机 构】
: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134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天津 300134
【出 处】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各省、各部门CO2排放量进行了推算,并分析了其排放特征。从总量现状特征看,排放量较多的是沿海地区经济、人口规模较大或重化学工业结构比较突出的省份;从总量变动特征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压力十分巨大,且各省各年变动十分剧烈,发展也不均衡;从内部结构变动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以工业部门和能源转换部门排放为主;从各省CO:排放强度看,较低的是北京、广东、上海、海南、浙江和福建等省市,较高的是宁夏、贵州、山西、内蒙古等省区。2005-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江苏、天津、北京、吉林、广东等,而宁夏、河南、海南、青海、广西、内蒙古等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其他文献
复合环境矿物材料对水污染物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去除雨水中的磷。将复合环境矿物材料(FC)用于处理雨水中总磷,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处理得到处理的最佳条件:处理时间4.0h、用量3.0g、pH为8。此时雨水中总磷去除率达到96.41%,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为环境矿物材料用于更广的领域提供了依据。
运行实践表明凤凰河二沟末端治污工程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等特点,在其出水水质中BOD5、CODcr、NH3-N、SS、TP五项水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但仅对BOD5、CODcr、NH3-N三个水污染物的削减率达到了其设计削减要求;SS削减率为94.1%,未达到设计削减95.7%的要求,TP仅为69.5%,未达到设计削减88.9%的要求。提出在改进人工湿地工艺时,应把降TP
明渠水槽闸门调控实验表明,通过合理的调度,闸门可以起到既保证上游污染物通过闸门,减少闸前污染物质的聚集,又可降低闸下河道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作用。本文采用典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进行模拟,网络学习和检验两者都取得了较好的精度,为进一步认识闸门调控下河道污染物迁移规律提供了分析方法。
为了控制暴雨期河流泄洪对滇池及其入湖河流的污染冲击负荷,试验优选了5种单一或组合填料,研究了其对氮磷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以及抗氮磷冲击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有较好的抗氨氮、总氮冲击负荷能力,平均削减负荷量分别为22.9g/(m2·d)和25.3g/(m2·d);废砖块,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对亚硝氮和总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前者对这两种污染物的负荷削减量最高分别为1.6
本研究通过向培养液通入CO2而改变培养液的pH值,并使其培养期间内呈酸性条件的方法来考察获得的酸性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pH值为6.0、通气频率为每日2次的酸化槽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程度较弱,在培养期间酸化槽中叶绿素a浓度较空白槽最大仅减少了32.6%.设定pH为5.5、6.0、及6.5且通气频率为每日4次的试验结果表明,pH为5.5、6.0的酸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SOM神经网络的湖泊水质评价模型,用于太湖10个监测站点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将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输入到SOM神经网络中,进而模拟出反映太湖不同营养类型的值,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该模型大大改善了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介绍了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接着综述了近年来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方面常用的深度净化技术,即预氧化、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膜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论文分析了水力负荷、植物、污染负荷、季节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00mm/d时,湿地床去除率最高能达到88.5%,出水TP可优于一级A(0.5mg/L)标准;四种植物对TP的去除高低顺序为菰>美人蕉>风车草>薏苡;各组植物湿地床中TP的去除负荷与污染负荷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随污染负荷增加,表现出相应增强的处理效果;虽然夏季处理
采用原状土壤渗漏计法,在水稻和小麦生育期定期采取土壤剖面100cm深度的渗漏水样,对紫色土旱地和水田磷素渗漏淋失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壤Olsen-P含量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旱季土壤磷素的渗漏淋失浓度整体波动较大,在0.005~0.080mg/L之间波动。稻季磷素渗漏淋失浓度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呈急剧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在0.007~0.151mg/L之间,前30d磷素渗漏淋失的
诸如地下水污染羽状体的时空演化、地下水资源管理、核废料地质贮存场地筛选、复杂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研究、采矿区长期监测,以及二氧化碳的地质埋藏等不同目的的水文地质研究,均要求取样点和监测点的分布尽可能多地覆盖研究区含水系统的各个单元,以便充分认识地下水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区域水文地质背景。传统的方法是在不同监测井的特定深度安装检测管和入水口滤网,但这种方法的取样点数量通常为高额钻井费用所限制。最佳方案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