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CO2泡沫压裂液摩阻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2016中国油气田开发用化学品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泡沫压裂液在管流等过程中压力降的分析计算,关系到整个压裂施工过程的可靠性,对压裂的成败以及现场施工的经济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室内管流实验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摩阻特性,分析了不同压力、温度、泡沫质量和流速下CO2泡沫压裂液的摩阻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摩擦阻力系数计算模型,预测紊流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摩阻特性,对认识和评价CO2泡沫压裂液摩阻特性及现场压裂施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民用建筑中央空调的广泛应用及其规模越来越大,自动控制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重要意义、目前工程中常用控制方法及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柳州市某办公大楼2005年3月开工建设,施工期间因故于2006年11月停工,此时空调制冷机组已安装到负二层机房,后遇特大暴雨,整个负二层被内涝积水淹没.污水裹挟着垃圾从安全阀座、油管断口处进入机组各个腔体,整台设备被浸泡在积水中.进入机组内的污水一浸就是三年多.经过拆解清洗,分箱存放、维修更换,紧固密封、检测调试等诸多工序历时65个工作日顺利完成了此项大修工程,并实现了一次试车即获成功。经过调整运
本文通过螺杆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及水冷式双螺杆式冷水机组在北京地铁车站空调工程中的应用经验,对北京地铁车站空调工程中水冷式双螺杆冷水机组的技术性能、控制方式、安全保护装置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典型的三低气藏,气井普遍具有低压、低产、小水量的特征,气井投产后油压迅速降低,需要辅助排水采气措施生产.针对此类气井生产后期排水采气存在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攻关,研发了适用于苏里格气田的液体泡排剂CQF-1.与原用药剂相比,该产品表面张力低、抗油能力提高13%、成本降低20%.2014~2015年在苏里格气田共开展400余口井现场试验,试验后平均单井增产1300m3/d,措
根据相关现行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就人防医疗救护站的防护通风与防化设计、空调设计进行一系列阐述.人防医疗救护站的具有"小余热、大余湿"的工程特点,防护通风与防化设计较为复杂,空调系统室外机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川西地区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COD值高、处理难度大的难题,开展了压裂液体系COD值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稠化剂浓度是返排液COD值居高不下的决定因素.并据此进行了配方添加剂优化和新型支撑剂探索,进而形成了低瓜胶浓度压裂液和自悬浮支撑剂配套活性水压裂液等两套低COD易处理压裂液体系,并配合二级氧化+微波水处理技术,实现了压裂返排液废水在中试期间COD稳定达标排放(79mg/L),缓减了西南分公司环
川西地区下二叠统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基质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属典型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针对存在钻井液大量漏失段储层,明确解除近井及储层深部污染的改造目标,梳理满足工艺目标的酸液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酸岩反应速率、降阻性能及酸化效果三方面的实验评价,优选出耐温、缓速、降阻性能较好且易形成狭长刻蚀通道的高温胶凝酸体系.S1井进行现场工艺试验,茅口组、栖霞组分别获测试日产气126.77
长庆气田是中国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气藏,为了实现高效经济开发,气田全面推广应用了集群化布井和工厂化压裂技术,井组集中压裂导致作业现场短期集中用液量变大,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长庆气田压裂返排液特征,结合作业现场条件,立足技术配套和体系研发,形成了适合长庆气田特点的压裂返排液回收处理方法:①以新型多效表活性聚合物可回收压裂液体系为核心的井间压裂返排液回收再利用技术;②针对井场末端液体,形成了以"混凝沉淀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焦石坝区块目前正在大面积开发,采用水平井开发方式,水平段长在1500米以上,页岩粘土矿物含量高,脆性强、微裂缝发育,易发生垮塌掉块造成井下事故发生,为了保证页岩井壁稳定和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采用柴油基钻井液,该体系具有很好的井壁稳定能力,未出现因钻井液导致的井下故障,起下钻通畅,无掉块,电测井段井径扩大率均小于5%,起下钻摩阻低,电测、下套管均一次性成功,完全适用于涪陵区块的深
目前四川盆地使用的滑溜水体系具有较好的降阻性能,可以满足页岩储层压裂施工要求,但现场稀释法存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等问题,对滑溜水抗盐、重复利用性能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在确定滑溜水体系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性能指标达到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其中岩心伤害性、配伍性等性能较优.在现场洗井及压裂施工的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降阻性能,与室内实验研究结果相吻合,可满足即混即注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