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向脑梗死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镇江市3所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152例首诊为TIA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按照心源性栓塞、非心源性栓塞、动脉一动脉栓塞、血液动力学改变等不同病因,分别给予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或扩容等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调控血压和血糖治疗,但高血压者不予ACEI和ARB类降压药物),另一组为尤瑞克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U/d).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修复酶APE与DNA氧化损伤指标8-0HdG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缺血后远隔部位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脑缺血后远隔部位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63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pMCAO组(按时间点分为M2h、M6h、M12h、M24h、M48h、M72h组),每组各9只,pMCAO组根据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作大
会议
目的:伴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水合状况的变化,吞咽障碍、营养不良、脱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1天及人院7天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作为营养状态指标,<10 mg/dl示营养不良;血清BUN/Cr比值作为水合状态的指标,>15:1提示脱水.入院1天评价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以及脑梗死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及吞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在入院1天及人院7天营养及水
会议
目的:通过对SCOI与SBGI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的差异,初步探讨SCOI的发病机制.方法:我们利用Bogousslavsky等人制定的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模板根据脑动脉支配区特点把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SCOI与SBGI两组,分别比较这两组患者患者性别、年龄、神经系统症状、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存在心源性栓塞(PSCE)和脑梗死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病变.
会议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RP、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DMC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灶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27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9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137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有无斑块及斑块稳定性,行头颅MRI检查,行NIHSS评分,并测定超敏CRP、尿酸含量.
会议
目的:探讨轻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卒中类型与神经功能恶化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NIHSS评分对168例首次发病的24 h内入院的轻型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诊断.记录危险因素及使用1个月时的病死率、改良Rankin评分和Barthel指数.
会议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夹层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例DSA证实为椎基底动脉夹层所致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为多发后循环梗死,DSA为基底动脉远端闭塞,其中1例为小脑前下动脉夹层动脉瘤,另4例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短暂脑缺血发作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常见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以是后循环多发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
会议
目的:探讨老年焦虑障碍患者脑白质病变(WML)特征及与头晕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老年焦虑障碍(以头晕为主诉44例,无明显头晕症状者46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评分(WMLs)进行脑白质病变测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筛查,并根据ICD-10诊断标准作出焦虑障碍的诊断.分析3组之间脑白质病变和老年焦虑障碍的情况及白质病变与头晕的关系,同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
会议
患者女性,46岁,2008年10月经DSA检查后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后好转,3年中反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高颅压症状,行头部MRV检查均未见异常,多次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且呈进行性加重,于2012年4月第三次入院,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经DSA检查证实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动静脉瘘栓塞术后,病情好转.术后电话随诊,患者头痛基本消失,视物模糊较前明显改善.本例患者经病史及DSA检查证实D
会议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C)的临床特征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本科住院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5~82岁,平局年龄62.5岁.
会议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股动脉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术及血管支架术102例中6例患者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资料及特征采用构成比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并针对疾病特征和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中,出现假性动脉瘤6例.5例患者行徒手+绷带压迫治疗后闭合,1例患者徒手压迫无效后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封堵术后闭合;出院2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