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匮要略》杂病辨治规律

来源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匮要略》的杂病诊疗体系极为丰富,载有众多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治疗杂病经方,建立了中医诊治杂病的范式.本文将从病、证、症的角度分析《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体系,并从中找到杂病的辨治规律。仲景以辨病论治为纲,辨证论治为核心,重视辨症论治。以病论治和以症论治的方法看似与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相悖,实则不然。参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对“病、症、证”关系的阐述即可明晰:“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是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可见,丰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认识疾病和辨证施治的唯一材料。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体系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仍然需要结合“辨病论治”和“辨症论治”,才能使辨证更加准确,使用经方的依据才能更加明晰,最终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虚劳"作为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近年来医家对其概念、病因、虚劳篇条文、脉象、病机、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对10年来上述研究内容做一综述笔者认为结合仲景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及虚劳篇的内容,明确虚劳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进行虚劳病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虚劳作为一种疾病,必然有其特有的因机证治与病传、病程等特点。秦汉时期病因学说尚未形成体系,仲景根据病因的致病途径、传变规律,并结合致病部位,将病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运用《内经》中提出的六经体系撰写出了《伤寒论》,为医学界做出巨大贡献.太阳是六经体系的其中之一,首先要明确太阳的含义.太阳生理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膀胱腑、小肠腑以及其附属的生理物质、形骸、苗窍,及标本中气的从化与气化理论以及经气传输.固然太阳病位病变都是太阳腑与太阳经脉以及形骸、苗窍的病变。太阳腑是膀胱与小肠腑,小肠有病,则水谷不分,清浊难别。太阳经病主证主要是太阳伤寒
《金匮》作为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思想,而且还充分体现着中医学术特质.如其燮理阴阳,不是单纯地治阴治阳,而是在论治中,认识到阴阳相互之间的关;而因为气与血之间相互影响,在治疗时治气从血分着手,治血分从气分入手;针对肝与脾的关系,尤其重视脾运,但脾运的前提又是肝木的柔顺,才能保证脾运的正常;又因为血水同源,论治不能把血水分开.血水同治不单是仲景在杂病论治中的重要治则之一,也是妇人病论治的重要治则.这
中医学认为:水湿、痰饮与瘀血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因及病理产物,而津血同源,相互影响,两者常同时出现,故治疗上应"血水同治".在《金匮要略》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以及妇人病等篇章,把活血化瘀,养血行血、温阳行气等治法,与利水、化饮、祛痰等治法,依据血、水致病的偏重,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将血水同治的思路广泛应用于水肿、瘾闭、黄疸、瘸痼、痈脓、血证以及妇产科疾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中。血水同病的治疗思路对当今临床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立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共性病机,即湿热蕴结、寒热错杂兼脾虚血瘀,拟加味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再结合患者个性病机,辨证分型,确立脾胃湿热证、胃火上犯证、心火上炎证、阴虚火旺证、气虚下陷证、阳虚寒湿证等六个主要证型,为临床提供明确有效的诊疗建议.
脾阴虚是客观存在的现今医家多注重脾阳受损,至今脾阴虚的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伤寒论》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其实本条乃太阴脾阴不足证。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倍芍药成六两,《本草经疏》谓其能“收阴气”。临床上常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脾阴虚所致的经久不愈之腹痛。患者诊断为脾阴虚腹痛,则可用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若腹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都有论述白虎加人参汤方证,在此,笔者对《金匮》中的白虎汤的应用进行介绍。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白虎加人参汤中的人参的功效则正如张锡纯所说的“实能于邪火炽盛之时立复真阴,此中盖有化合之妙也。”故该方在解热之时无忘益气养阴,体现了仲景的顾护中焦脾胃的整体思想。现代临床上常用该方治疗糖尿病及一些发热的病症,效果显著。这也与《金匮》运用该方治疗喝病及消渴有相对应之处
大承气汤为仲景所创峻下法代表方剂,由于其泻下之力峻猛,运用得当疗效颇佳,但运用不当则易伐伤正气,故临证需谨慎辨别应用.本文通过仔细研读了仲景《伤寒论》相关条文,分析了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总结出包括胃肠燥屎积聚、热象汹涌、脉实、阴损等表现症状及分辨方法.以期为该方的临床运用提供简明的辨证线索.
笔者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与研究近40年。《金匮要略·痰饮病》篇,翔实地记载了张仲景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支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后,对其出现多种变证的处理方法。本文讨论了支饮病病案举例.从诊治经验可以看出,支饮病系列病案体现了支饮病病证变化多端;支饮病系列病案体现了治疗痰饮病的原则性;支饮病系列病案的治法体现了治疗痰饮病的灵活性;支饮病系列病案的方药体现了治疗痰饮病的灵活性;支饮病系列病案对临床思维颇有启发.
文章通过对古今咳嗽病医案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并以其为切入点,运用频数、因子、聚类分析等现代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咳嗽病医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咳嗽病的发病规律、辨证规律、治疗规律等,阐明了咳嗽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症状群与证候类型等咳嗽病辨治的关键问题,并对咳嗽病治疗的核心药物、常用方剂、治则治法及临证思路等加以评述和探析,为咳嗽病的诊疗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