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木上的长喙壳属三个新记录种

来源 :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变色栎木上长喙壳的5个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比较和鉴定,属于我国的3个新记录种:Grosmannia leptographioides,Ceratocystismoniliformis,Ceratocystis variospora。Ceratocystis fimbriata是一种重要的木材变色菌。文中对上述4种真菌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近似种的比较。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云南省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秆、枝和叶片水分含量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箭竹叶片的含水率最高,而秆最低;在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可达60.31-65.34%,枝次之,叶所占比例最少。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云南箭竹各变量的相关性,并对其各器官生物量及秆高与胸径和地径进行模型拟合。测量了大理市鸡足
本文观察了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四种变异类型,大径紫竹、一年紫、二年紫和三年紫的出笋和成竹过程,比较了四种变异类型的出笋和高生长规律,通过对昼夜高生长量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了紫竹的高生长同温度有极显著关系。
1991年以来,笔者在安徽省广德县采取踏查、标准地调查及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了毛竹笋材两用林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毛竹笋材两用林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记载分析,并进行了无公害防治探讨,以指导毛竹笋材两用林有害生物的科学控制。
竹林信息提取是应用遥感进行竹资源管理和监测的基础。本研究以T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erdas软件提供的非监督分类、最大似然分类和子象元分类三种方法,对中国竹乡福建省顺昌县典型地物进行了分类和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总体精度分别为:69.67%,78.00%,82.67%;kappa系数分别为:63.6%,73.6%,79.2%。子像元分类法的总体精度和竹林识别精度都高于其他两种传统
本文通过试验,摸清了早竹、雷竹、红哺鸡竹、黄甜竹、角竹、高节竹、毛金竹、桂竹、刚竹9种竹的出笋和高生长规律和观笋历期,并进行了观笋的阶段性划分,并提出了栽培配置方式,论证了这9种竹搭配栽培可以到达如下观赏效果:观笋期达3个月,观笋量大、观赏多样性强的时间达60天;竹笋观赏色彩多样性与竹种多样性基本一致,其中观笋量最大、色彩最丰富的时段为4月中旬—5月中旬,共有9种竹9种色彩。
本文主要对甲醛捕集剂与芬兰太尔脲胶的适应性、不同施胶方式、不同甲醛捕集剂添加量及不同脲胶涂胶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甲醛捕集剂降醛效果明显,可在调胶时与太尔脲胶混合使用压制竹地板,加入后胶液的pH值较太尔脲胶的pH值有所增加,粘度有所变小;采用涂胶方式,涂胶量选170g/m2为宜,涂胶量增加,甲醛释放量变大甲醛捕集剂,甲醛捕集剂加量10%左右为宜。
介绍了华丝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包括形状特征、生长环境、竹笋性状及叶、地下茎的生长。总结了乡土特色华丝竹笋咸笋、笋干加工方法,为华丝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伊利特超敏蛋白Harpin(,xooc)可以激活植物产生过敏反应,通过水杨酸信号传导途径和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使植物获得抗病能力,通过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植物产量。为了明确1%伊利特微颗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田间药效和增产作用,确定最佳使用量和使用技术,2005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伊利特微颗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显著增产作用
2008年春,本研究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个省98个采集点36个市的67个县(市)的冬小麦田中采集了新近发病、症状典型的纹枯病株。在室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纯化及初步的形态学鉴定,共得到389株丝核菌菌株,斜面低温4℃保存。根据采集点和培养性状选取了其中106株,通过荧光染色法进行菌丝细胞核的观察,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106株菌株中,双核丝核菌99株
由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杨树枯萎病是一种新病害,本文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usariumsolani的适应性较强,在8~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和最大产孢量的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以30℃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10 min。病原菌在pH5.91~6.98时生长和产孢较好,pH 6.98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