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在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73例腰椎结核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途径进行腰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在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73例腰椎结核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途径进行腰椎前路病灶清除组38例:肾切口或倒“八”字切口腹膜外途径进行腰椎前路病灶清除组35例.
结果: 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入路腰椎前路病灶清除从手术平均显露时间、显露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术后切口的平均长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的肾切口或倒八字切口腹膜外途径.
结论: 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途径显露腰椎病变,手术切口小,不损伤腹壁肌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充分显露腰2以下的椎体破坏及腰大肌和骶前脓肿,可以彻底的清除病灶、同时可以完成腰椎前路内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一期手术治疗术后控制不良病例的原因,提出对策。 方法: 自1997年1月~2006年1月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脊柱结核120例,其中男75例,女35例,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和脊柱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20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4 3例、T5 1例,T6 1例、T7 6
寰枢椎结核极为少见,约占脊柱结核的0.3~1%。由于其结构特殊,部位关键,活动性大,对稳定要求高。一旦过度的寰枢椎骨、韧带的破坏,可造成寰枢椎的不稳和颈髓的受压,甚至死亡。寰
目的: 探讨胸腰段结核Ⅰ期病灶清除、脊髓减压、前方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 方法: 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43.3岁(15~66岁).病变部位胸椎8例,胸腰椎7例,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分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效果及优点. 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例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开展术前突击抗痨化
颈胸段脊柱是颈椎前曲和胸椎后曲的交界处,是重力作用下脊柱应力集中和变化的重要区域,故此段脊柱的病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虽然颈胸段脊柱结核(C7-T2)的患者十分少见;但由于
本文介绍了2004年3月~2008年3月,某院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36例的过程以及效果。
目的: 探讨通过经胸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本组上胸段结核20例,年龄8岁-40岁,平均21岁.其中,T3-T4椎体结核5例;T4-T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不同术式治疗下腰椎结核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总结1998年6月至2004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腰椎结核48例,病程平均7.2个月.单椎体受累8例,两个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手术的适应证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创建脊柱稳定性的机理,植骨的指征是:充分清除病灶,解除压迫的脊髓,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治后凸和侧弯畸形,重建脊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