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在综合医院的治疗评估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在综合医院的序列治疗效果的评估.研究方法:开闭口位磁共振检查明确的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68 例74 侧关节,其中男性17 侧,女性57 侧,单侧62 例,双侧6 例,年龄14-67 岁.A 组11 侧,采用理疗+手法复位+张口训练,B 组59 侧,采用关节上腔单针灌洗+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张口训练,C 组4 侧,采用颞下颌关节盘开放复位锚固术+张口训练.治疗后三个月复查MRI 明确关节盘是否复位,利用MMO(最大张口度,mm)及疼痛VAS 视觉评定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张口度及颞下颌关节疼痛值的变化.研究结果:治疗后三月复查,关节盘复位率A 组:18%(2/11);B 组:71%(42/59);C 组:100%(4/4),最大张口度改善率:A 组:45%(5/11);B 组93%(55/59);C 组:100%(4/4),疼痛改善率:A 组:36%(4/11);B 组:88%(52/59);C 组:100%(4/4),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论:综合医院开展开闭口位磁共振可以直观明确诊断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病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对20 例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和Bio-oss 骨粉混合物进行骨增量手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5 颗,记录植入扭矩,分别于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 个月完成上部修复结构后通过影像学检查骨增量情况.研究结果:共20 例患者术前平均剩余骨高度约3.32±0.38mm,术后即刻平均提升高度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