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新中国7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已历经八次改革。在体育课程改革变迁中,呈现了哪些流变轨迹?如何认识其内在逻辑的变化?在体育课程改革回应新时代机遇与挑战之际,对体育课程改革逻辑演变轨迹的反思与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更为理性地审视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外因素,更为清醒地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研究方法:本文借助于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查阅并研读了以往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梳理并分析了新中国70年以来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文件,以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历史为主线,揭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逻辑演变。研究结果:回顾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其发展逻辑清晰可辨。无论是其课程价值还是话语体系,无论是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评价,都呈现出鲜明的演变轨迹。1)课程价值的充盈: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从新中国之初强调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到"增强体质"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从80-90年代对体育课程价值多元化认识不断拓展,到21世纪以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体育课程愈益强调要兼顾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体思想、情感和人格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价值选择更具丰富性、包容性和多元性,既强调了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也兼顾了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打破了原有的工具主义单一格局,消弭了技能-体质、手段-目的、个体-社会等二元对立取向,关照学生个体生命和个性发展、回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等多元价值取向成为历史选择的必然。2)话语体系的重建:从"教学"到"课程"。新中国之初,在学习与移植苏联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曾将民国时期形成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术语一律更改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术语。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文件的名称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更改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文件体例也随之进行了调整,课程目标体系构建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围绕着课程目标,出现了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课程评价等术语,形成于新中国初期的"教学"语系开始转型为"课程"语系。由此带来的改变是,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进入研究视野,并逐步摆脱"自上而下"的行政思维,转而向着问题型、科学化的方向发展。3)课程结构的转型:从单一到多元。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一直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存在。199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第一次将体育课程划分为体育学科课程与体育活动课程,体育课程开始出现结构分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建立,从课程管理主体的视角丰富了体育课程结构。选项课程的推行使得体育课程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体育课程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释放基层体育课程活力,发挥基层体育课程能动性的过程,体育课程改革的生命力也因此得以提升。4)课程内容的选择:从统一性到适应性。新中国之初,体育课程就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式思维,这对尽快重建体育课程秩序,适应体育师资不足等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体育课程的影响,压抑了地方和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因此,1985年颁布的《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开始提出要加强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管理的主动权,90年代初期"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格局初步形成,直至本世纪初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全面推行,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开发权和选择权逐步提升,课程内容也从统一性思维转向更具适应性特征。5)学业评价的发展:从缺位到逐步体系化。体育学业评价经历了从缺失到模糊,从体系初建到标准化的演变历程,目前已基本形成包含了阶段性评价、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体育与健康)、体育升学考试等环节的体育学业评价体系,有效提升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引导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引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体育学业评价的价值导向也在发生着转变,由单纯聚焦于"增强学生体质"转向突出体育的"全面育人"导向,为此,体育学业评价的内容维度也随之愈益多元化、评价方法与手段愈益多样化,评价标准愈益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研究结论:纵观新中国70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文本与课程要素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些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体育课程内部发展需求与社会、历史、科技、文化等外部因素相互结合共同推动而成,因此既有历史的传承与延续,也有失败中的反思与纠偏;既伴随着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冲突,也交织着争议论辩之后的融合。正是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功与挫折、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作用之中,塑造了不同时期体育课程的样态,推动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