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阐述了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等新型橡胶填料的结构特征、性能特征和应用现状。它们可部分替代炭黑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和制造工艺,而且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机 构】
: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岛2665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等新型橡胶填料的结构特征、性能特征和应用现状。它们可部分替代炭黑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和制造工艺,而且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其他文献
介于DMFC 催化层的多孔性,催化层中反应和传质藕联,化学物理过程及其复杂。本文应用菲克定律描述甲醇的扩散行为,采用B-V 方程模拟甲醇阳极氧化动力学,并且对于液相和固相之间的液膜中的质量传递采用一个传质系数描述,建立起一个较为简单的传质-反应模型。利用ADM 数学原理,给出了普遍化的模型方程组ADM 机械化计算结果,并与BAND(J)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讨论了各个参数对阳极甲醇氧化行为的影响。计算
本文对液固相反应中的奇异现象负温度效应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多相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图景 化学过程的数学模型、负温度效应分析等进行了论述。
采用锥板粘度计对一种聚酰胺酸溶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酰胺酸溶液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聚酰胺酸溶液还具有流凝性流体的特征,粘度随剪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下降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利用膨胀床进行吸附分离兼有流化床和填充床层析的优点,但是该技术还不成熟,操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对其基础性能做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环核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描述液固膨胀床充分发展段径向局部固含率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实验以苯乙烯颗粒为固相,水为液相,采用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对其径向局部固含率分布进行测量。所建模型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33﹪,与文献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85﹪,模型能较好地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多,含有多种促癌物和辅致癌物,必须进行有效处理。采用厌氧预处理-好氧生物流化床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厌氧预处理可以去除18%的COD;渗滤液在好氧生物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流化床中的气体流速都会影响好氧处理效果。实验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2 小时,曝气量为0.05 m3/h ,8%固含率时COD 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64%。
本文以国内两套典型的分别为可调循环比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延迟焦化装置作为研究背景,借助三环节能量系统综合优化方法,根据延迟焦化两种工艺流程各自的特点,分别对加热炉对流和辐射段热负荷分配、分馏塔操作、换热流程、装置自产蒸汽量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工艺流程对装置整体用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流程的不同及原料渣油换热流程的差别对于装置稳定操作、加热炉用能、分馏塔取热、换热流程安排、自产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本文对自行研发的XY-250 新型金属板波纹填料进行了氧解吸的传质性能实验。通过计算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得出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xa。结果表明XY-250 型填料塔压降较低,操作弹性较大;分离效果好,在L= 30.57m3.m-2.h-1 时传质系数达到最大。与传统填料相比,它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高效填料。
本文以国内某延迟焦化装置作为研究背景,利用过程系统能量综合优化的“三环节”策略方法,进行装置扩产及用能瓶颈分析,探讨了延迟焦化装置中能量转换、能量利用和能量回收三个环节对装置扩产及用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瓶颈分析方法与策略。同时应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在模拟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能量综合优化的扩产解瓶颈策略。通过对配套的加热炉优化、分馏塔操作调优、换热网络柔性设计、循环比优化调整等
为了验证端效应区在强化旋转填充床内微观混合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台能实现沿程取样的旋转填充床。同时通过采用平行竞争微观混合体系—碘化物-碘酸盐反应体系考察了填料不同径向位置离集指数的分布及各操作参数(如转速、流量)对旋转填充床内微观混合的影响。与其他反应器相比,旋转填充床具有更好的提高微观混合效率。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传感器聚合物敏感膜种类及其组成比例筛选,确定了增塑剂为磷酸三甲酚酯含量占55﹪~75﹪,电活性物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含量占0.6﹪~0.8﹪,聚合物基体为聚氯乙烯(PVC)含量占24.2﹪~44.4﹪时,敏感膜机械强度好,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响应范围为7×10-7~6×10-2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