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生境特征与种群演化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熊猫在中国第四纪与人类伴随进化和发展.通过对化石大熊猫和现生大熊猫分布范围、生态特点和体质状况等方面的考察,大熊猫原始生态应该是属于亚热带林、竹混杂环境的山地型动物.更新世时期它们广布在中国南方中山、低山和丘陵地区,但中国南方广泛的平原、湖泊地区并没有大熊猫生存.从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大熊猫生境特征存在逐步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徙现象.大熊猫的体质特征、种群结构和生态习性等方面特征显示,大熊猫并不是属于演化衰亡阶段的群落,而是仍然处于增长型、前进演化(anangenesis)阶段.以前认为大熊猫体质演化性衰亡(个体变小、食物特化、繁殖率低等)和环境适应性衰亡(气候变冷原因)等观点是不科学的.大熊猫遗骸埋藏性质的主要规律显示,人类自更新世晚期以来长期把大熊猫作为自身的生活资源进行占有.人类对大熊猫占有和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大熊猫群落在全新世以来迅速减少的真正原因.现生大熊猫选择性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但这些地区也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的生态热点地区.在当代人类对大熊猫的保护下,现生大熊猫在其栖息地的个体数量和种群结构,具备动物种群稳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现生大熊猫栖息地的隔离现象(岛状分布),在化石大熊猫的生活环境里也同样存在.如果现代人类能够保护好大熊猫栖息地、使之不遭受继续破坏,则大熊猫种群演化仍可自然发展,大熊猫可以长期伴随人类生存下去.
其他文献
<正>【本刊辑】呼和浩特市官网日前发布《2018年呼和浩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据该市工信局消息,2018年呼和浩特市完成产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6.
广西花山岩画是我国少有的大型民族岩画群。花山岩画独特的色彩和造型,一直是当地中国画画家的创作来源,其中的民族元素可以激发画家的创作灵感,使当地画家更具民族自豪感和
青年作为不断涌入城市进行发展和建设的群体,往往居住在不太好的环境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走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丝瓜俗名天萝,为葫芦科丝瓜属,营养丰富,嫩瓜供食用,适炒食、做汤。丝瓜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瓜类蔬菜。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健脾利尿等功效每100g嫩果
“量子控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正在蓬勃崛起。为此,首先对量子控制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概述,然后对量子力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作了初步介绍,它提供了量子控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苏教版教材中对本实验的设计为:“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