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人格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制适用于中国晋通人群的自恋人格测量工具,并运用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在系列研究中,被试完成了自编自恋人格问卷、自尊问卷、特质焦虑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及宽恕问卷.结果表明:(1)根据471名大学生被试数据,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三个因素,包括权欲、优越感和自我欣赏;对143名大学生被试及180名中学生的数据分别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度均符合统计学要求;(2)三个因素及总问卷的Cronbach alpha系数从0.80到0.93;(3)自恋与自尊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自恋与焦虑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相关不显著;自尊在自恋与焦虑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方位词"前/后"既可以表示时间概念,也可以表示空间概念。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测量了132名2-5岁儿童的方位词"前/后"的语义认知发展情况。实验一测量儿童对空间的"前/后"的认知情况,实验二测量了儿童对时间的"前/后"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1)对于本身没有"前/后"的物体,各个年龄组的儿童均倾向于将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区域称作该物体的"前",而将"距离自己较远的前方"称作该
利用二阶视觉及听觉观点采择任务对91名3~5岁无宗教背景的儿童进行测查,分别比较儿童对人类主体与一般动物主体、人类主体与特殊动物主体以及人类主体与超自然主体视觉及听觉观点的认知。结果表明儿童以拟人化的方式认知一般动物主体的视觉及听觉观点;3岁儿童不能理解超自然主体的超人特性,不能把人类主体和超自然主体区分开来,以拟人化方式认知超自然主体;儿童在4岁以后,对人类主体和超自然主体的视觉及听觉观点认知具
通过横向、纵向相结合的设计探讨学前儿童关于遗传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以城市普通幼儿园4-6岁学前儿童(第一年96人,第二年83人,第三年88人)为被试,以改编的"物种收养任务"和"出生交换任务"为实验任务,探查学前儿童对生物成幼生理相似性(遗传)和心理相似性(习得)的认知.结果发现:(1)4-6岁儿童对生物遗传的理解随年龄逐步发展,其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4岁与5、6岁之间(p<0.01),即从4岁
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价值观辨析学派的观点为理论基础,选取736名中小学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两难故事考察他们的生命价值观发展特点及表现特征。结果发现:(1)当冲突程度一般时,儿童的生命价值观发展存在从模糊不清到知行情矛盾直至知行情一致的趋势,当冲突程度激烈时,这一趋势并不明显。
本研究考察了103名3-5岁儿童自我调节与其心理理论两成分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岁儿童的认知-行为自我调节与其心理理论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相关显著,情绪自我调节与其心理理论社会知觉发展水平相关显著;(2)在控制了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中抑制控制难度后,儿童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的发展仍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的趋势,即3、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发展水平显著低于5岁儿童;(3)在控制了
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指个体意识到同一情景可以同时诱发两种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情绪反应的能力。儿童若能意识到一件事情能够诱发两种不同的甚至冲突的情绪,则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达到了相对高级的阶段。为了系统考察5-11岁儿童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探寻儿童混合情绪理解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本研究选取了170名5-11岁儿童作为被试,采用临床访谈范式,对被试实施混合情绪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能
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受到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概括为四个基本方面:(1)家庭环境为儿童观察和模仿他人的情绪调节行为,学习情绪调节方式提供了条件;(2)父母具体的教养活动,如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和评价、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帮助和支持等会影响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3)由教养方式、依恋关系、家庭情绪表达性以及婚姻关系
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119人(男生66人,女生53人),通过自编的情绪表达规则问卷、中学生行为自评问卷,综合考察情绪类型(正性和负性情绪)、人际对象(父母和同学)、他人/自我和性别对青少年情绪表达规则应用的影响,以及情绪表达规则能力与问题行为出现的关联。结果表明,与正性情绪情境相比,被试在负
作为个体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依恋对个体的情绪适应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基本状况,并探讨依恋的安全、焦虑和回避维度对情绪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依恋问卷(RSQ)、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Huang & Guo),对随机抽取的四所大学64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
目的:目前关于军校学员学习动机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和思辨探讨,实证研究还较少见。现有的学习动机量表,鲜有军人特色,不适合军校学员生活实际,还不能真正测量出军人的学习动机。由于军人群体的特殊性,迫切需要编制相应的学习动机量表。本研究对军校学员生活实际中反映学习动机的内容进行质性研究,以便为下一步编制军校学员学习动机量表进行量表条目的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