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红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1)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定量分析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红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1)通过96孔板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定量分析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液和尿液中游离轻链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轻链病(LCD)、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游离轻链进行联合测定.结果 ①MM患者K型血清与尿K轻链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入型血清与尿入轻链蛋白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血清中轻链蛋白高于尿轻链蛋白含量.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关节液中钙网织蛋白(CRT)的含量,研究CRT在RA患者体内表达的特点,从而探讨CRT在RA诊断中体现的价值.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血清中CRT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RA、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血清中CRT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RA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CRT的水平.采用Kruska-Walli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性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阳性模式的相关性,了解检测Pre-S 1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法检Pre-S 1Ag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282例乙肝阳性患者Pre-S 1Ag阳性率为71.6%(202/282).结论:血清HBVPre-S 1Ag是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传染性的良好标志之一.
目的 对于两种血球分析仪检测对比进行分析。方法 对90例抗凝静脉血同时用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KX-21N与XS-800i进行检测WBC、RBC、HBG、PLT、HCT,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WBC、RBC、HBG、PLT、HCT两种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表明KX-21N全自动(三分群)血球分析仪,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均可运用于临床检测,可为临床服务。
目的:探讨尿常规在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放射治疗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50例原发性阴道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尿常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放疗前,尿常规异常47例:放疗后,尿常规异常9例:其中以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异常为主。结论:尿常规检测对于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目的:采用两种CLSI标准检测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解释评估。方法:对天津市南开医院2010年6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临床标本分离的210株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2009年CLSI M100-S19 (S19)、2010年CLSI M100-S20(S20)标准进行药敏结果的评估。
目的 探讨6年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WHONET5.4软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分离病原菌22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71株(47.5%)、革兰阴性菌1122株(49.7%)、真菌64株(2.8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为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6-2011年临床呼吸道分离病原菌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
目的:探究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30种已知毒力因子、四种常用抗生素及遗传谱系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多重PCR方法筛查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并进行遗传谱系分型,以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的 了解我院口腔科病房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变迁及耐药谱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口腔科所有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009~2011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近三年分别为71.43%、56.25%、52.63%.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