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激对人体4d头低位卧床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飞行后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不良,甚至晕厥,给航天员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电针可以改善心血管调节能力,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脑血流量;同时还可增加机体对抗缺血的能力.因此,本研究利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模型,探讨电针内关穴对抗短期模拟失重所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1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电针组.对照组仅进行4d头低位卧床,电针组则在卧床期间给予被试者双侧"内关穴"电针刺激,每天30min,连续4天.卧床前后进行直立位耐力、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以及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测定.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后直立位耐力、心脏功能和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卧床后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以及血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显著增高(P<0.05),直立位耐力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卧床前后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4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脏功能降低,直立位耐力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从而有效维持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脏功能以及直立位耐力.
其他文献
  宇宙生物学是在宇宙演化的框架下研究宇宙(包括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新兴学科.它拓展了研究生命的领域,使科学家把视野投向地球以外的行星、彗星乃至整个宇宙,希望研
会议
习题课要善于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平均速度的计算,一题到一类突破平均密度的计算,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空间生命科学及其母学科涵盖了极其广阔的研究范畴.具有深化认知生命现象和支撑载人航天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具有培育人才,实现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战略意义.我国空间
会议
  目的 通过观察模拟航天失重尾吊21天大鼠自主活动的改变,为航天失重引起功能改变提供评价方法以及为航天防护措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
会议
数学作业是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式,其设计的合理性也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尊重学
  近年来,空间生命科学已成为诸多国家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空间环境极为复杂,存在着强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其中,微重力环境会导致机体体液重新分布,对机体神经、心血
会议
  目的:研究比较卧位模拟失重和立位条件下跑步运动时人体心肺功能反应差异。方法: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以3km/h、7km/h和10km/h的速度在水平跑台和垂直跑台上运动3min,在
会议
  目的 团队是执行任务的基本单位,团队成员的个人协作配合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团队整体效能,在选拔的过程中对个人协作配合能力进行测评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当前缺乏可应用于选拔
会议
  长期的航天飞行将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显著变化,其中以人体心血管系统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造成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失调,表现为立位耐力降低和运动耐力下降,影响了航天员在空
会议
  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在失负荷所致的肌萎缩中,肌细胞表现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如何理解肌萎缩发生中线粒体感应负荷的机制,以及恢复负荷后线粒体如何响应?能否靶向线粒体代谢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