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检测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该方案治疗脑梗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①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②治疗组1: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1 2h;③治疗组2: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24h.记录各组患者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
【机 构】
: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检测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探讨该方案治疗脑梗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①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②治疗组1: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1 2h;③治疗组2: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24h.记录各组患者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监测患者颅内压(ICP)变化,记录溶栓后并发症,并随访患者3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收集患者血液样本,检测溶栓前后SOD和MDA的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四点固定人工晶体悬吊术在无囊膜的人工晶体植入、先天悬韧带断裂致晶状体完全脱位、外伤性白内障及后囊破裂后无囊膜支撑等需行人工晶体悬吊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采用四点固定人工晶体悬吊术的31例(32眼)患者,对其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分析。
目的 分析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误诊原因,探讨临床分期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58例。统计患者误诊疾病、发病诱因、眼部临床表现、就诊医院、所行辅助检查等分析误诊原因。
目的 细胞衰老在抑制肿瘤和限制细胞纤维化中起到了强有力的调节作用,角膜缝线法可以诱导角膜组织发生衰老,然而角膜中央与周边部衰老的发生是否存在程度差异仍不为所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角膜缝线法诱导的小鼠角膜中央与周边部细胞衰老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衰老发生的特点。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场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入本院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8只眼,全部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粘弹剂房角分离,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6月视力、眼压、视野、视神经OCT,Pentacam眼前段成像系统及房角镜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月、6月的房角开放及前房深度变化,随访半年
目的 探讨中药电离子导入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2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苏为坦等眼水降眼压、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 ivdrip 1次/天改善眼部循环等常规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
目的 分析放疗后脑动脉狭窄所致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于苏大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8例既往有头面部放疗史且经DSA术诊断明确的颈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学检查.针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从放疗至卒中间隔时间、原发肿瘤情况、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随访及预后等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经颈动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和甘露醇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24h、3、15和30d的神经功能评分[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评分)]、脑梗死体积(多田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临床疗效、死亡及脑出血
目的 研究急诊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诊血压及入院72h内血压的自然变化规律,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对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循证依据,合理的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 前瞻性观察110例发病48h内收入山东省立医院急诊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首诊血压及入院后72h的动态血压监测,并研究相关影响因素.首诊血压值≥140/90mmHg即为病室血压升高.按血压值分为血压升高组与血压正常组,再将血压高
目的 研究分析人尿激肽原酶对缺血区脑灌注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选取在我院采用缺血区脑灌注进行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缺血区脑灌注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细胞功能的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纤颤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机械取栓的连续性病例,根据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伴有心房纤颤组(收集15例以上),另一组为非心房纤颤组(收集30例以上).所有的患者取栓前行NIHSS评分,HAT、SPAN、SITS、THRIVE评分,取栓治疗后即刻行NIHSS评分,术后24小时及7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