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和对接连接种植体种植修复的近期临床效果和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材料和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双侧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25例,患者双侧同名牙位上分别种植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Ankylos种植体)和对接连接种植体(NobelSpeedy种植体),共31对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配对比较研究。种植体负载3、6和12个月时复诊,临床检查包括有无并发症,mPI、mBI和PD。在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修复完成即刻、负载3、6和12个月时行X线检查,测量种植体边缘骨水平、计算边缘骨丧失量。比较同一患者口内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和对接连接种植体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另以接受对接连接种植体植入的12例患者功能负重时间达2年的30枚种植体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中对接连接种植体负载1年时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在SPSS14.0软件平台上应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功能负载12个月复查时,全部25例患者的31枚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和31枚对接连接种植体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应用平台转换技术和对接连接种植体功能负载12个月时种植体PD为2.2±0.4mm和2.6±0.4mm,P<0.05。两种种植体功能负载12个月内mPI和mBI无显著性差异。至功能负载12个月复查时,全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未见透射影。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负载前、功能负载3、6个月和12个月时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51±0.43mm,0.07±0.06mm,-0.03±0.29mm和-0.12±0.31mm,对接连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1.26±0.46mm,0.27±0.13mm,0.42±0.26mm和0.50±0.29mm,P<0.05。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功能负载12个月时边缘骨水平接近种植体平台(-0.15±0.58mm),对接连接种植体边缘骨水平低于种植体平台(1.89±0.32mm),P<0.01。两种种植体负载前边缘骨吸收量均显著大于负载后12个月内骨吸收量,P<0.01。对接连接种植体功能负重2年后边缘骨水平低于种植体平台1.83±0.35mm,边缘骨吸收量为0.58±0.34mm,与负载1年组对接连接种植体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中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和对接连接种植体至功能负载1年临床效果满意。功能负载1年内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小于对接连接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稳定在接近种植体平台的水平。传统对接连接种植体负重1年内发生渐进性骨吸收,负重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水平趋于稳定。平台转换连接种植体和对接连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还需长期追踪观察,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