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力增升减振机理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m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电介质溶液中圆柱体侧表面附近分布的电磁场产生电磁力可有效改变流体边界层和尾流结构.以增升和减振为控制目标,对电磁力控制的过渡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转动水槽中进行,通过吊杆将装有电磁激活板的圆柱插在槽内液体中.吊杆上的应变片用于测试圆柱的升力,注入适当的染料用来显示流场.结果表明:上侧电磁力作用下,圆柱上侧的涡被抑制,圆柱的尾迹成为一条线并向圆柱的下侧倾斜,此时圆柱下侧的涡也被部分抑制且限制在很小的区域内,升力的值增大;而对称电磁力作用下,涡的脱体完全被抑制,从而使升力的振荡受到有效抑制,进而抑制圆柱的振动.
其他文献
上游引入稳定条带是延迟边界层转捩、实现减阻的新思想,其中的转捩控制机制和参数影响复杂,目前尚不够清楚.本项实验研究基于人工激发转捩的平板边界层,利用氢气泡方法开展相
在低速风洞中采用升华法研究飞艇巡航状态雷诺数对于艇身转捩位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华法直观且准确地表示了飞艇艇身的转捩位置.当ReV<3.1×105时,艇身基本维持在层流状
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系统(TR-PIV),分别对沟槽壁面及光滑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速度矢量场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精细测量,并利用新象限分裂法及新条件采样与相位平均技术,
在水平激波管中,实验研究了柱状汇聚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的发展演化过程.基于激波动力学理论,采用连续弯曲壁面形成柱状汇聚激波,射流方式形成不同气体柱形界面并利用乙二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喷气涡流纺中的一喷嘴内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此外,改变喷孔的直径,研究了喷孔直径改变对于流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喷孔直径增大时
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热线风速仪精细测量了两个模型舱(简化模型舱和七排座舱)条缝型送风口的射流流场.对两个模型流场沿流向、展向和法向变化的平均速度、湍流度、湍动能以及能
微吹/吸装置的前端是由若干个正三棱柱平行排列组成的狭缝列,末端是扬声器,扬声器振动产生微吹/吸气流,通过狭缝产生零质量射流.PIV结果表明射流可产生与狭缝位置相关的旋转
在微流控芯片中,Janus微球的自扩散泳动可以被用来强化并控制微球的输运,因而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兴趣.然而通常Janus微球自扩散泳动伴随着化学反应,由此带来的温度变化对测量的
脉动速度和速度梯度等物理量在时空中的拟序变化反映了相干结构的时空拟序演化.实验在低速水洞中进行,用层析TRPIV系统采集湍流边界层流场示踪粒子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3D-3
细光束通过高超声速流场时会产生抖动,这一现象是气动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超声速平板边界层流场存在转捩现象,在转捩过程中,不同的流场状态对细光束有何影响?是本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