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会议论文
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2015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摘 要】
: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3 例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确诊。结果:结节性筋膜炎表现为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
【作 者】
:
李海如
【机 构】
: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盐城224001
【出 处】
: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2015年年会
【发表日期】
:
2015年3期
【关键词】
:
结节性筋膜炎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3 例口腔颌面部结节性筋膜炎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确诊。结果:结节性筋膜炎表现为生长迅速,肿块小,质硬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
其他文献
三种根管预备器械在老年人下颌中切牙的研究
目的:比较Protaper 镍钛锉、WaveOne 镍钛锉以及手用不锈钢K 锉在老年人下颌中切牙的根管预备效果。方法:收集因牙周病拔出的老年人下颌中切牙90 颗随机分为3 组,分别在显微镜下运用Protaper 镍钛锉、WaveOne 镍钛锉以及不锈钢锉进行根管预备,预备过程中观察从根尖孔推出的牙本质碎屑与液体,用预先称量的离心管收集,测量推出根尖孔液体的质量与牙本质碎屑的质量。
会议
Protaper锉
WaveOne镍钛锉
不锈钢K锉
根管预备
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
会议
垂直牵张成骨联合牙种植修复创伤性下颌骨缺损的早期临床观察
目的:对联合利用垂直牵张成骨和牙种植技术解决创伤性下颌骨缺损的疗效进行早期临床观察。方法:对1 例创伤性下颌骨前牙区骨缺损患者先利用垂直牵张成骨加高牙槽嵴,骨牵引完成后,在缺牙区植入牙种植体,骨整合完成后,再进行种植桥修复,同时通过临床检查和X 线观察其早期治疗效果。
会议
牵张成骨
牙种植
下颌骨缺损
牙列缺损
骨整合
种植固定桥
线形皮脂腺痣综合征1例报告
会议
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口内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口内支抗控制下上颌前突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强支抗的上颌前突患者共30 名,随机分为种植体支抗组15 名,传统口内支抗组15 名。
会议
种植体支抗
传统口内支抗
上颌前突
矫治效果
前牙(牙合)平面倾斜的病因分析及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前牙(牙合)平面倾斜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使用第二序列波浪形弓利用左右交互支抗治疗前牙(牙合)平面倾斜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正畸治疗中牙列排齐后表现出前牙(牙合)平面倾斜的患者31 名,回顾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错牙合特征、错牙合对称性及矫治设计对称性。
会议
前牙(牙合)平面倾斜
病因
正畸治疗
交互支抗
腭侧入路与常规入路改良Le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术后稳定性的初步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腭侧入路与常规入路改良Le Fort Ⅰ 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术后上颌骨的早期稳定性。方法:21 例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10 例行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 Ⅰ 型截骨术(腭侧组),11 例行常规入路改良Le Fort Ⅰ 型截骨术(常规组),术后经6 个月以上随访。
会议
唇腭裂
腭侧入路改良LeFortⅠ型截骨术
上颌骨前移
颌骨稳定性
亚微米生物活性玻璃体外促成骨作用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新型亚微米生物活性玻璃(submicron bioactive glass,sm-BG)体外促成骨的作用,并与微米生物活性玻璃(microscale BG,m-BG)的促成骨作用进行比较。
会议
新型亚微米生物活性玻璃
促成骨作用
体外研究
两例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合并唇腭裂患者中发现PTCH1基因新突变
目的: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中的PTCH1 基因突变已被确定,近期发现唇腭裂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有一定关联,出现在4%-9.1%的患者中,但是鲜有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合并唇腭裂患者的基因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研究上述患者PTCH1 基因是否有新的突变.
会议
基于CBCT对江苏地区人群下颌神经管走向的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分析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
会议
CBCT
下颌骨
下颌神经管
颏孔
牙槽嵴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