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类经》引用《周易》语句疏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内经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景岳通易通医,其《类经》就是一部以易解医的学术代表巨著,是习医者不可不读之书。 唐·孙思丘魏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大医。”本文所引的二十五则易经条文,仅是《类经》中的吉 光片羽,还有很多周易理论融化在医理中,只有靠读者去咀嚼和领会。
其他文献
人体之气即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笔者通过阅读的相关条文,认为人体之气的基本性质有三,即物质性、无形可征和运动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分别叙述.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疼痛作过详尽的论述,其病因繁多,种类复杂,病位广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医家多将疼痛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者分别概括了疼痛病机的虚实两端.但临床上常见到一些疼痛患者,疼痛部位不定,临床检查并无实质性损害,频繁出入医院而不见缓解,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变化,且又往往因为精神因素而
现存秦汉时期的医书有:、、、、、、、,这些书中体现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近十年来对秦汉时期经典著作中辨证方法的研究资料作一整理分析,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是先秦至汉初医学文献的集结和整理,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因此其中一些名词术语常具多层不同意义,学术理论每有互相歧异之处,若不察其差异,则难免张冠李戴而致生误解.关于"六气"概念及其病机的理解,就是其中一例:历代由于未能辨析"六气"的不同涵义,准确把握"六气病机",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造成对中风、惊风等病证在病机认识和治疗上的失误.时至今日,学界关于六气的病机尚存在模糊认识,因此正确理解六气的病机
标志着中国传统医学系统理论形成的也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养生学说,全书涉及到养生的内容约有30多篇.关于养生学方面的内容实为养生之宝典,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虽然后世之养生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而其精粹皆出自.本文仅对有关养生学方面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作粗浅探讨.
二十世纪西方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使涉及人类一切知识、世界观、科学观等领域发生的一次"哥白尼氏的裂变".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以时间界限来划分的,它们是两种科学观念和两种思维方式.威尔士指出:"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世界知觉方式的改变."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两种科学观念、两种方法论的对立、冲突、分裂和并存.建立在原子论假设基础上的西方医学,遵循逻辑实证主义
"和"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在众多的领域之中.如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已经是一对范畴.像"阴阳"、"气"等被引用在医学中,"和"同样也被引用到了医学之中,而且有所发挥.所以,在中,"和"的义蕴也非常丰富而深刻.对于"和"只简单地解释为"和谐",难以真正理解中"和"的含义.本文不揣简陋对中"和"的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作为一部中医奠基之作,有着极其丰富的哲学和医学内涵.在此笔者仅就"生病起子过用"做一分析,冀以抛砖引玉,共同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体质是个体脏腑精气阴阳之偏颇和机能活动之差异.体质的形成与先后天的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质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征。对影响人体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有系统论述,本文予以回顾整理。
"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命题,同时还是中医学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歧义甚多,正缘如此,人们在解释、应用这一概念时,常因对其发生背景以及丰富内涵的界定不明而招致种种纷争.此处试图对此范畴予以梳理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