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裸鼠上颌部腺样囊性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应用该模型检测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裸小鼠上颌部腺样囊性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源于腭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NACC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以5×105细胞/25μl的量注射接种于裸鼠右侧上颌窦表面。接种细胞悬液第16天,裸鼠体表瘤体长径≧0.3cm时被随机分为NS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ART 200mg/kg治疗组、ART 400mg/kg治疗组、DDP(顺铂,Cisplatin,)2.0mg/kg治疗对照组共4组,每组5只,隔天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期间测量裸鼠移植瘤体表体积,绘制体表瘤生长曲线。给药期间记录每组裸鼠生存情况,绘制生存曲线。采用Micro-CT扫描观察移植瘤的生长侵袭范围和大小。于接种后第30天,处死动物,截取全头颅标本,固定,脱钙后剖切头颅标本测量各组瘤体剖面的长短径,计算移植瘤体总体积。头颅轴位多截面取材、包埋、H E染色原位观察肿瘤组织的占位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结果:1)各组裸鼠接种NACC细胞后上颌接种部位出现肿物膨出,眼球突出,侵犯严重者可出现眼球干固。观察期间,各组裸鼠体重均逐渐减轻,进食减少,活动能力降低,各组均有不同数量裸鼠死亡。至观察结束时,DDP组体重降低最明显,ART 400mg/kg组存活率最高。NS组肿瘤体积64.72±6.32mm3,ART 200mg/kg组66.19±5.58 mm3,ART400mg/kg组49.01±5.86 mm3,DDP组44.53±6.51mm3,ART200mg/kg组与N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RT 400mg/kg组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DP组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RT 400 mmg/kg组及DD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各组移植瘤均可造成软组织膨隆及周围骨组织破坏,瘤组织ART 400mg/kg组、DDP 2.0mg/kg治疗组移植瘤较对照组瘤体小;移植瘤对颌骨组织的侵犯亦较对照组及ART 200 mg/kg组轻;3)NS组瘤细胞生长旺盛,肿瘤细胞密集,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且深染,核分裂象易见。与NS组相比,ART 200、400mg/kg组和DDP组肿瘤细胞减少、核结构不清、核破裂等多见,可见大片坏死区,ART 400mg/kg组和DDP组尤明显。D D P组瘤细胞核深染、固缩,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成片状,核分裂象少见。结论:通过构建裸鼠NACC上颌部原位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腺样囊性癌在上颌软硬组织、上颌窦、鼻腔、眼眶内等结构的生长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侵犯和远处转移提供实用的模型。应用该模型的初步治疗性试验显示:青蒿琥酯可抑制NACC细胞裸鼠上颌窦移植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