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索吸入性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护理新模式,采用标准化吸痰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吸入性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通气效果,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出 处】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吸入性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护理新模式,采用标准化吸痰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吸入性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通气效果,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其他文献
患者于7天前左腹股沟发现一红点,家属自认为是一毛囊炎感染未引起注意,且忠者无不适主诉,4天前开始出现局部肿胀,压疼明显,到社区医院就诊,给外用百多邦,并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0.25,BID,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出现破溃一天来本院就诊,经门诊妇科,普外科,内分泌等多科会诊,最终收治烧伤外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二型糖尿病史18年,冠心病病史10年,阿尔茨海默病史6年,均在西安及本
探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穿支皮瓣修复的序贯疗法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自2015年1月以来采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灌洗、穿支皮瓣修复的序贯疗法治疗下肢感染性创面患者1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5-54岁.其中软组织缺损位于小腿下段9例,踝部6例,足背3例,均合并骨质外露,皮肤缺损面积最大为13×10cm,最小为5×11cm.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总结2015年1月以来,我科开展显微外科技术,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难愈性创面13例,年龄17-53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创面位于小腿中下段7例,踝部5例,足背1例,缺损面积最大为15×26cm,最小为8×12cm,皮瓣面积最大为16×27cm,最小为8.5×14cm.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是一种罕见疾病.1767年由Cordon首次报道.该病多为散发.西班牙研究者认为目前该病发病率为2.8/万~3/万,大部分表现为皮肤的缺损,约20%患者有深部骨骼的缺损.目前国内外文献多为病例报道.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子宫腔狭小、胎儿皮肤与羊膜黏连、胎盘血管栓塞、宫内感染或孕早期服药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仍未确定.在国内外主要采用保守治疗
探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出院的慢性溃疡患者107名,对其病因、治疗方法、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2015年5月患者发现左侧腹壁近腋后线处一赘生物,未予处理.8月赘生物末端破溃,伴疼痛、出血.8月7日在门诊行手术切除,术后换药过程中出现切口周围皮肤片状红肿,约3cm×4cm大小,无明显波动感,触碰时疼痛明显,自行口服消炎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红肿范围迅速增大,约24cm×30cm,边界不清,红肿皮肤中央破溃流脓,溃疡边缘呈潜行性,周围绕以红晕,局部疼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于8月10日收
目的:观察银锌霜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以来慢性创面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银锌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和对照组(常规换药组),观察创面细菌清除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效果佳,细菌清除快,疗程短.结论:银锌霜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是一种治疗慢性创面的有效方法.
患者主诉四肢肿胀皮肤破溃伴发热两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10天.于2015.7.28在泥塘劳作后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休息后未见好转.当地医院就诊,体温39.0℃,予退热处理后病情未见好转,并逐渐出现四肢疼痛肿胀伴水泡,以下肢明显,伴大量的瘀斑.在早期经验性联用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应尽早对弧菌性脓毒症患者进行创面清洗,尽量保持创面干燥,待病情稍平稳后行尽快行清创处理。
患者入院2周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致会阴处皮肤破溃,当时未予重视,未作任何处理.入院10天前患者因会阴处红肿疼痛于当地医院静脉用药抗感染治疗,患者创面情况未见好转,出现创面渗出物增多、流脓,高热、神志恍惚、谵语等脓毒血症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本院,收住入院.本例患者入院前处理不当,治疗时机延误,加之伤前身体瘦弱,营养差;致入院时出现创面渗出物增多、流脓,高热、神志恍惚、谵语等脓毒血症症状,引发电解
目的:探讨复杂胸腹壁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改进以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复杂大面积胸腹壁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22例采用传统清创植皮封闭创面(传统组),患者痊愈;26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结合负压吸引、皮瓣修复、皮肤组织工程技术等(综合治疗组),创面愈合.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综合治疗组优于传统治疗组,且能减少住院天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复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