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后致死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因食管癌导致食管狭窄或食管瘘而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共98例,其中12例发生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大咯血,分析这12例患者大出血与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狭窄程度、支架类型、支架置入或取出再操作的次数、是否联用放射治疗、是否合并食管瘘、是否系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致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后致死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因食管癌导致食管狭窄或食管瘘而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共98例,其中12例发生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大咯血,分析这12例患者大出血与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狭窄程度、支架类型、支架置入或取出再操作的次数、是否联用放射治疗、是否合并食管瘘、是否系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致死性大出血的12例(12.24%)患者中,10例(83.33%)表现为呕血,2例(16.67%)表现为咯血.直接死亡原因,表现为呕血的10例均系低血容量性休克,咯血的2例中,1例为出血直接导致气道堵塞窒息死亡,1例因吸入性肺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导致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后致死性大出血的原因,多变量回归分析提示食管瘘存在与之有明显相关性,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狭窄程度、支架类型、支架操作次数、是否放疗、是否置入气管支架等因素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结论 食管瘘存在是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后致死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乳腺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类疾病,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而高端磁共振具备压脂序列、DWI序列和3D动态增强序列,能发现较小的病变并获得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WI序列ADC值受所用b值大小的影响,b值越高,对肿瘤的敏感性越高,但图像质量有所下降,b值的选择要兼顾图像的信噪比和水分子弥散权重两方面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
目的:探讨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临床确诊为HIE患儿的CT资料并随访。 结果:结合病史进行分级分度。 (1)轻度者有兴奋、易激惹、肢体颤动,共57例。其中早产儿9例,足月儿35例,过期产儿13例;宫内窘迫者49例,生后窒息者8例。 (2)中度者反应迟钝,嗜睡,,前囟张力稍饱满,症状在一周之内消失,可存在后遗症,共11例,其中早产儿2例,
目的:通过对83名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前后的观察,评估螺旋CT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全 (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2015.3-2016.3于我院治疗的83名儿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Pemberton或Chiari骨盆截骨及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前后观察,行双侧髋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其前倾角(FNA)及髋臼角及髋臼情况的测量. 方法:通过对2015.3-2016.3于我院治疗的8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方法:检查范围自膈顶至肝右下缘,层厚、层距5 mm,连续扫描,常规行肝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注药开始后20~23 s扫描为动脉期,60-65 s为门静脉期,所有病例均作了延迟扫描,延迟时间为3分钟。本组16例中,12例经手术、4例经穿刺
目的 分析采用心理护理法对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检查效果的积极影响. 方法 按照检查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对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再采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检查前对螺旋CT增强的认知及其血压变化、诊断的成功率、诊断后的不良反应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与实
目的: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 MD)又称为是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其病程多变,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其主要症状。病因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假说:(1)内淋巴水肿-压力学说;(2)膜性迷路压力增高导致潜艇膜炎症-破膜学说;(3)前庭器官膜炎时,内淋巴液所含的钾离子,混到外淋巴液逐渐损伤听神经,钾中毒学说;(4)前庭导水管和内淋
目的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脾脏动脉期CT增强扫描. 材料和方法 首先给被检者进行上腹部CT平扫,在平扫的图像中选择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图像,在图像中的主动脉被标记为一个圆.给被检者注射对比剂,当降主动脉与腹腔动脉交界处CT值大于100HU,立即按下按钮进行CT扫描. 结果 61例脾动脉期动态增强CT扫描.显示动脉期肝的满意程度为100%.主动脉平均CT值为288. 结论 采用峰值跟踪法进行脾脏动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作为参考依据,分析256层iCT在左心室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3月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平均年龄63.2±4.0岁,所有患者经冠脉CTA排除冠心病,并在行冠脉CTA检查后7天内,行3.0T 心脏磁共振检查,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未发生心脏事件. CT扫描方法:所有患者扫描前2分钟舌下含服0.5毫克硝酸甘油,并保证
目的:探讨容积DR摄影能否作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随访的常规、必要影像学方法. 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2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术后复查患者的容积D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侧股骨头均行手术14例,单侧手术7例.本组病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5岁至65岁,平均年龄57.9岁.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患肢内收外展受限、腹股沟处压痛及
目的:成人烟雾病的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MR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 方法:3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A、MRA检查,在ADW4.3工作站上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对CTA及MRA的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两种影像检查的共同点. 结果:本组病例均为成人,年龄为18~89岁,平均44.3岁.缺血型19例,其中3例表现为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