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任何历史事实乃至形形色色的历史行为、制度、思想等等作出价值判断,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与方法深究到它们的因果层次上,在揭示出其产生和发展的终极原因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任何历史事实乃至形形色色的历史行为、制度、思想等等作出价值判断,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与方法深究到它们的因果层次上,在揭示出其产生和发展的终极原因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其他文献
法国占领广州湾之后,在广州湾进行殖民活动,虽然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但客观上也给广州湾地区带来了近代文化.法国人在广州湾建筑房子、设机构管理当地居民、进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兴办文教事业,对广州湾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物等.这些因素推动了广州湾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
本文以三位在广州湾的传教士为经,教会事工为纬,夹叙夹议记述传教士从1930年至1943年在广州湾传教工作。1930年是传教士有计划地在广州湾传教的日期,1943年是传教士依从日本政府命令离开广州湾的日期。
法国租借广州湾最初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广州湾建成为重要军港或海军基地,以扩大在华军事和政治利益,二是把广州湾发展成为辐射粤桂两省和与西江流域相邻地区的贸易中心,并通过实施自由港计划,攫取在华经济利益.为维系广州湾与印度支那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法国在华利益.在杜美总督的策划下,海防至广州湾之间的津贴航线于1900年开通,运营商为马蒂—阿巴迪公司下属子公司东京航运公司,该公司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近16000
广州湾早期的首航封十分珍贵,它是研究考证早期航空史和邮政史的重要证物.本文通过对广州湾航空邮政信件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图文并茂,梳理出它的发展历程,再现广州湾航空邮政的历史面貌.
1982年,余英时先生在其论文《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中认为,现代中国史学流派不少,但影响最大的有两派,即"史料学派"与"史观学派"。前者"乃以史料之搜集、整理、考订与辨伪为史学的中心工作";后者"乃以系统的观点通释中国史的全程为史学的主要任务"。余先生认为,"史料学派最大的特色在于他们的史学和时代完全脱节",而"史观学派的特色则恰好完全相反,即史学与时代结合得过分密切,有时竟达到古今不分
本文主要以20世纪古礼研究的社会科学化为例,就经学的没落与礼学研究的新生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首先列举了选题依据,然后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最后总结了主要观点。
本文主要就宋学与民国新民族主义史学的构建展开了详尽的论述。首先描述了由宋学而浙东史学,然后分析了宋学、浙东史学与民国新民族主义史学的产生,介绍了民国新民族主义史学代表作—《通鉴胡注表微》。
章太炎的"国学"是中国学术思想现代转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和形态,他号称复兴"古学",但其实是对中国学术思想传统激进的转化和重构。与第一期"国学"运动中其他趋新学人相比,章太炎在提倡求真求是的现代学术观念上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1906年后,经"转俗成真"的思想突破,章太炎标榜"古文经学"、"国学"以与康、梁"今文经学"、"新学"相对立。他的"古文经学"大力破除由经见道、通经致用的经学思维,具有推
20世纪中国的阶级斗争研究,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环.阶级斗争学说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是同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以阶级斗争的观点为指导的历史研究,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从一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研究中发生严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马
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推动史学变革的一种基本的动力。是的,时代给历史学家赋予怎样的使命,史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应当肩负起怎样的职责,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急迫的现实命题。在这里,本文以号称"历史学的奥林匹克",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发展进程,以回应与阐述上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