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57年美国人Lubinsky(鲁宾斯基)把力学分析用于钻柱力学分析以来,许多学者借助钻柱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油井抽油管柱进行了分析,其研究成果对采油操作者的现场作业都起到了很
【机 构】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7年美国人Lubinsky(鲁宾斯基)把力学分析用于钻柱力学分析以来,许多学者借助钻柱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油井抽油管柱进行了分析,其研究成果对采油操作者的现场作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人们研究的管柱(钻柱、油管柱及套管柱)的"弯曲力"、"虚拟力"、"稳定力"及"中和点"和"轴向零应力点"等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1~6]>.抽油管柱是一种最常见的采油管柱之一,抽油管柱的理论研究直接影响对抽油效率的研究.为了正确研究抽油杆管的力学问题,了解抽油过程中杆管的受力状态,更好的为将来防止杆管弯曲,达到提高抽油泵系统效率的目的.研究认为,抽油管柱的中和点是轴向应力等于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平均值处的点.中和点以下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和点处则杆柱处于中性平衡状态.中和点并不是杆桩弯与不弯的分界点;抽油杆柱在下行过程中,根据压杆稳定准则可知,抽油泵下行阻力足以是抽油杆柱发生弯曲,抽油杆柱弯曲的临界压力远远低于杆柱产生弯曲的下行压缩力.抽油过程中的各项摩擦阻力大于杆柱的临界弯曲压力.泵下行中抽油泵上部的杆柱是弯曲的.这个研究也说明了为什么抽油杆底部故障率高的原因.由于弯曲总在泵柱塞与抽油杆的丝扣出发生,在抽油杆底部出现疲劳裂纹并进一步发展到横截面,最终导致抽油杆断脱.文章还进一步研究分析给出了提高采油管柱在井下的服役期的措施和提高抽油泵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三维连结型离散元模型,建立了可实现连结型(连续介质情况下)——接触型模型(材料破坏后)转化的三维离散元计算程序,用来模拟连续介质转变为非连续介质的力学过程.
管道轧制、焊接和铺设工艺中形成的缺陷在内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发生扩展是导致输气管线开裂的主要原因.防止裂纹在管道上进行快速扩展是防灾减灾的生命线工程.随着现代管道输
使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温升率及其历史对LY12试件拉伸破坏的影响.研究了采用不同温升率加热到给定温度后LY12试件的拉伸特性,发现在相同工作温度下经历较高
本文首次利用框架结构连续变更定理对框架结构进行结构极限分析,用数值计算与递推公式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结构重分析中总刚度阵反复组装,编制了电算程序,算例结果是令人满意
本文研究了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质对可压超弹性材料中空穴生成和增长问题的影响.得到了关于径向横观各向同性的可压超弹性球体在径向拉伸作用下空穴生成时分叉问题的数值解.给出
本文详细分析了纯Ⅰ型、纯Ⅱ型和等级裂纹角为ψ=71.60、ψ=63.4、ψ=45、ψ=26.6和ψ=18.4的情况下裂尖应力分布的三维厚度效应,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复合比三维效应区的尺寸基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柱节点用计算程序(Ansys)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本文计算模型选取精细,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弹塑性关系,计算结果合理、可靠,为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设计提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结构耐撞性能数值模拟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接触—碰撞有限元理论、复合材料层板缓冲吸能模型和薄弱单元,并在DYNA3D(研究版)软件中加入了复合材料板缓冲吸能
对于辐射换热的薄壁杆件航天结构,为分析其在太空中不同时刻的姿态下的温度场和热变形,构造了一种相对自由度矩形管单元.其基本思想是从2维非线性瞬态热传导方程出发,假设沿
本文基于对细观材料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的基本方程,变分提法和有限元列式的研究,提出了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有限元的收敛的C分片检验条件.对几个分别满足C和C连续条件的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