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暖期中国湖泊沉积物碳埋藏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世大暖期作为距今最近的温度和降水的最佳组合时期,该时期碳汇丰富,湖泊水体与沉积物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活跃,湖泊固碳潜力较高.因此,研究大暖期中国湖泊空间分布格局,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湖泊全新世大暖期的碳埋藏潜力,揭示该时期我国湖泊的固碳速率、特点及其差异原因,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下,湖泊流域乃至区域碳循环与固碳潜力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从文献中收集到大暖期全国含有机碳数据共计65个湖泊点的沉积资料,根据大暖期湖泊沉积速率及有机碳含量计算了65个湖泊的有机碳埋藏速率,进而得到大暖期我国五大湖区湖泊的平均有机碳埋藏速率约为23.0 g·C·m-2·yr-1,高于欧洲及北方湖泊长期碳埋藏速率,但低于富营养化湖泊碳埋藏速率,且在空间上呈现东部湖泊平均碳埋藏速率偏高而西部偏低的特点.通过对我国五大湖区大暖期湖泊面积的估计,初步得到了全新世大暖期我国湖泊沉积物碳埋藏总量约为4607.4 TgC,约是湖泊现代碳埋藏量的17倍.湖泊碳储量主要集中于东部平原湖区、蒙新湖区及青藏高原湖区.大暖期我国湖泊碳储量与大暖期陆地碳库的比较表明,湖泊沉积物碳储量约为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3%,而大暖期湖泊面积仅约为陆地面积的2%.此外,中国30°N以北地区大暖期湖泊沉积物碳储量约为30°N以北地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3.9%,而面积仅为同地区陆地面积的2.6%.加之湖泊沉积物较森林及生物质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因此湖泊沉积物在区域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的碳汇功能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锶有4种天然同位素88Sr、87Sr、86Sr、84Sr,它们都是稳定的,其中87Sr是由87Rb经β衰变而成。通常,锶同位素组成用87Sr/86Sr值来表示。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中,由于锶同位素通常被认为是很少发生分馏的,因此,锶同位素通常作为一种有效的指示剂被应用于物质迁移变化和物质来源示踪等研究领域。同时,人们还利用Rb-Sr同位素衰变的地球化学特性来测量地质体的地质年龄。另
会议
西南喀斯特地区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但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监测与评估方法,亟需开展喀斯特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功能研究,以明确生态工程建设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本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样地监测、多时相以及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改进并发展了高度异质性条件下喀斯特生态系统关键参量遥感提取方法;构建了基于生态系
会议
选择有束花石斛野生资源分布的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典型喀斯特山区为石斛"回归"原生境进行石漠化生态修复试验基地.采用遮阳网、喷灌设施等人工辅助措施模拟石斛生存环境,建立了试验基地500亩.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束花石斛晴天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束花石斛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Pn在PAR达800μmol·m-2·s-1时为最高,随PAR继续升高而降低,Pn
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石面生长的反叶扭口藓(Barbula fallax Hedw.)、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 (Schwaegr.) Par.),土生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氧化酶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阴离子(O2-.)
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上游的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复杂,山多地少,石多土少,人地矛盾突出。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是该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坡耕地是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和侵蚀泥沙的主要来源地。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现象加剧,使坡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退化,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
在考虑喀斯特地区特殊生态水文地质背景基础上的小流域的准确划分,突破传统非喀斯特地区基于DEM单一数据源的小流域划分方法,综合地质背景、生态水文、地形地貌特征,对比地表水系与地下河网水文特征,对小流域空间形态进行了提取划分。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在特殊生态水文地质背景下,传统小流域划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小流域科学特征,只有在考虑地表与地下空间的小流域系统才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2)在结合示踪分析、
全球变化科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大气CO2收支。至今仍存在每年十亿吨级的陆地碳汇不知去向,即所谓的"遗失碳汇"问题。这些不明碳汇的位置、量级、变化和形成机制目前仍不确定,并存巨大争议。尽管全球变化和岩石化学风化的正相关关系已体现在大气CO2的地球化学模型中,但这一反馈被认为只在地质长时间尺度起作用,因此,对于人类活动对碳收支影响的讨论时常不考虑风化碳汇的贡献。本研究基于岩石风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碳酸盐风化能否形成稳定持久的碳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风化产生的溶解无机碳(DIC)能否被水生光合生物利用以及利用程度,后者可通过地表水水化学和13CDIC的昼夜变化来探讨。本研究分别在夏季(2012年8月29日12:00至8月30日18:00)和冬季(2013年1月27日10:00至1月28日16:00)两个时段对茂兰拉桥表层岩溶泉及其中、下游池水的温度、pH、电导(EC)和溶解氧(DO)进行高分辨
近年来湖泊沉积物中碳埋藏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外许多学者已开展了碳埋藏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湖泊沉积物碳埋藏的储量,及其在区域或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的研究.长江中下游泛洪平原湖泊众多,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600多个,其中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18个且大多都属于富营养的浅水湖泊.对于这些冲积平原湖泊来说,由于它们易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其碳埋藏率理论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初级生产的增加
在渤黄海大陆架采集19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黑碳(BC)含量、通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天津和砣矾岛大气、环渤海河流和渤海海峡水体BC含量,构建了渤海BC收支.结果表明:(1)渤黄海表层沉积物BC含量范围为0.023.55 mg/g,平均为0.85±0.57 mg/g.其中,渤海BC含量范围为0.021.75 mg/g,平均为0.69±0.40 mg/g;黄海BC含量范围为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