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试验区发展的新思路

来源 :2012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三江源生态文明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讲述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发展的新思路.在保护模式上应从"工程项目"走向"综合试验",同时,通过释放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精神价值,探索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最终建立起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青海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水源地,承担着水源涵养和流域保护的重要责任,源头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生态补偿方面研究热点的综述,结合青海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生态补偿的三条途径,即建立以国家财政为支撑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以征收资源开发收益费为支撑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和以中下游地区按比例分担的流域生态保护费为支撑的流域生态补偿,最大限度的实现水源地的水源涵养
三江源生态移民是我国生境恶劣地区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使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需要解放思想,加强创新,构建三江源生态移民基本社会保障机制,保证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表达渠道畅通,利益评价和调节公平有效,利益监督公正到位,充分考虑三江源的恶劣生境和地域特点,提高三江源生态移民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移民才会安居乐业.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条件,探讨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选择和区域发展重点以及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随着三江源区域自然生态的初步改善,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的问题开始凸显,文章就移民的生存能力和后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生态移民定居工程项目造价过低,有质量隐患、基础设施条件差,社会公共服务滞后、迁移到城镇的生态移民生活困难,生存压力大、后续产业的发展艰难、文化生态突变,移民出现心理排异现象、移民子女的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了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增强责任感、加大对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扶持与引导、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移民安置模式、后续发展、生态补偿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并试图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尽可能"全景"式的展现目前的研究状况.
简要论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与草地资源状况,分析了青藏高原草地面临环境脆弱、草地功能定位不当、发展压力持续增大等困境,分述了青藏高原及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提出对青藏高原草地,要树立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强保护并尽快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对草地资源拟进行功能分区与分类治理.对生态生产兼顾和生产经营型草地,要全面落实草地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的各项制度与措施,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论文对三江源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促进三江源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措施.首先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地理、资源、环境、产业、文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技术、资金、文化理念、品牌意识方面的劣势。虽然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但生态建设任务仍然艰巨,产业结构还需升级,且投资渠道单一,缺乏长期性。三江源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科学规划布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生态保护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优委传统文化是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在三江源可持续发展中基础作用需要做到弘扬藏族传统生态文化,重视其独特的文化、习俗、生产体系等,维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系统、以藏族生态文化中合理部分为依托,制定相应的法律、政
在藏族史诗《格萨尔》中,人们既能领略到雪域高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又可感受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生存的艰辛.史诗不仅再现了古代藏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认知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中的纯朴观念.这些观念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对指导高原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曾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简要概述了藏族史诗中的生态内容,并阐述其生态意识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藏传佛教和苯教的长期发展奠定了青藏高原主要民族——藏族的生态文化观,并深深的融入生活习惯当中.本文认为,藏族传统生态观对解决当前三江源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为此介绍了藏传佛教和苯教的一些主张以及包含的生态观,提出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消极影响,从而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