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药原药材质量波动较大使得常规校正模型的性能难以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本研究以金银花醇沉过程为载体,选择模型更新(Model Updating)、i-PLS和SPLS(Stacked Partial Least Squares)算法,建立校正模型,探讨模型传递方法在维持模型稳定性中的适用性.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原药材质量波动较大使得常规校正模型的性能难以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本研究以金银花醇沉过程为载体,选择模型更新(Model Updating)、i-PLS和SPLS(Stacked Partial Least Squares)算法,建立校正模型,探讨模型传递方法在维持模型稳定性中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东北铁线莲中常春藤皂苷元与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elaC18色谱柱(4.6mm3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mL/min;梯度洗脱.结果: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256~12.8μg、0.822~41.1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4%、98.46%,RSD分别为2.1%、3.2%.
目的:建立甘蔗叶HPLC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17批不同品种的甘蔗叶样品,色谱柱AgilentC18(5u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1%冰乙酸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320nm,流速1.0ml·min-1,分析时间为95min,并对不同品种样品的相似度进行了比较.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结果:建立了甘蔗叶HP
Shaofu Zhuyu decoction,a famous 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formula,is commonly utilized for treating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gynecology diseases in clinic for a long time.In this paper,we compared
Cordyceps sinen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in China.To date,nucleosides are believed to be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Cordyceps.Therefore,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目的:探讨维药芜菁子性状、显微和化学成分的特征,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十批药材,采用显微照相技术观察显微特征,根据中国药典标准方法检测水分、灰分、杂质,酸不溶物和浸出物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油脂的化学组成.结果:可以作为显微鉴定的特征有子叶、栅状细胞、非腺毛和内胚乳,粉末特征有栅状细胞、子叶细胞和非腺毛;提出了药材水分含量不得多于6%、杂质不得多于4.5%、总灰分不得
目的:对黄芩苷原料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对黄芩苷原料溶液进行加速破坏实验,探讨黄芩苷原料中的各成分在加速破环实验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原料样品中含有黄芩素、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及其他几种待定化合物.结论:光照对黄芩苷原料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40℃放置对黄芩苷
介绍了《日本药局方》第十六改正版中生药标准的概况,对相关标准特点与《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供同道交流并为《中国药典》的后续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应用UPLC-MS检测方法,进行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的草案,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稳定性/储存以及如何选择色谱条件,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色谱条件要平衡涵盖代谢物检测范围、色谱分离度以及分析通量等问题,色谱分离和输出量.本文讨论了质量控制和代谢物鉴别,并详细阐述如何对MS数据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使用该方案,在96孔板上分析一个样品集,将需要30h,包括1h的系统启动,1-2h的样品前处理,24h的
针对某一疗效得到公认的复方,通过对其主要受体应用亲和色谱技术按其几个受体构型筛选出多个有效成分或根据其他手段筛选出有效成分。然后对有效成分或一类有效成分的母核分别进行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这样的色谱柱将会对中药复方特定成分进行保留且同母核的物质的峰会合在一起。然后可以根据保留情况,在色谱图上截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指纹图谱,以解决上叙传统指纹图谱存在的问题,如峰多而杂、峰缺失或增多等重现性差的问题。这样
目的:总结折光法在制剂及相关领域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分析折光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折光率作为常用的控制指标,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结论:折光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约、随时取样的优点,适于快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