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危害特点及PCR检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开始,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虾池中发现大量头部肿大,身体畸形,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正常虾的畸形凡纳对虾。“畸形虾”能够存活、蜕皮和缓慢生长。解剖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畸形虾”除肝胰腺略微肿大外,无其他异常。对“畸形虾”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在细胞中发现了病毒,其形态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ms,IHHNV)相似。利用我们课题组发明的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养殖凡纳对虾的虾苗、幼虾和稚虾进行PCR检测,发现携带IHHNV的虾苗其形态与正常虾苗相似,以育苗池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0%:对养成池的稚虾进行检测,发现“畸形虾”均携带IHHNV病毒,而同一池塘的正常虾则未检测出IHHNV病毒。这一结果表明,IHHNV病毒是造成我国近期凡纳对虾养殖规格参差不齐和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对黔产杜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MCI等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
随着全国各地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的加大,规模小、布点不合理的学校相继撤并,随之而来的是10轨左右的学校不断增多,这类学校我们暂且把它定为超大规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