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光伏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产业基地已经超过10个,产业链的分布更广,而与之密切关联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和进行必要的投入。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则是标准化,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引导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关于光伏产业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利用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通用而贵重的检测设备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光伏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产业基地已经超过10个,产业链的分布更广,而与之密切关联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和进行必要的投入。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则是标准化,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引导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关于光伏产业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利用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通用而贵重的检测设备等较好的硬软件条件,从光伏产品原材料的质量表征技术研究入手;开展调研,结合光伏产业发展,争取专项经费用于投资合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投入,以小量设备资源换取地方和企业资源及其社会影响力。
其他文献
浦东开发开放20年有三点启示:中央的关心和指导是浦东发展的保证:开放改革是浦东发展的关键;坚持改革是浦东发展的动力。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对于确保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成果颇丰,但总体上仍然存在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公众参与的机制、制度创新,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政府公共服务过程中来,惟其如此,才能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浦东开发开放20年来,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方面锐意进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丰富的经验。本文在考察浦东高新区在行政管理模式、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机制创新、政府机构改革方面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浦东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特点,改革的突破口与主要动力,并提出浦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同时,在总结浦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浦东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发展趋势。
浦东新区财政系统通过十多年来发展与管理,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监管和财政政策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率先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浦东新区还存在若干制约因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浦东新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力度;
新时期要谋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通过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实现。本文在现有文献理论的基础上,立足闵行区,通过不同视角的统计数据比较分析闵行区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借鉴吸收浦东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宝贵经验,探析新时期促进闵行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对策。
浦东的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低层次结构为主的粗放型增长向高层次产业结构为标志的集约化增长,但产业结构升级比较缓慢,第三产业上升不快,且第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实质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创新等要素推动经济转型、才能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一个长期未被人们引起重视的“冷”问题——本土“龙头企业”。这是浦东新区在第“十二五”时期、及以后亟需重视培育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所谓“龙头企业”,是指对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方面,能起决定性、引领性和质变性作用的企业。它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条产业链和一个产业集群区。从2011年至2030年,浦东新区本土“龙头企业”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一批产值超百亿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矛盾的精辟论述,也是我们研究基层党建创新的本源。浦东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乃至工作方式、活动载体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而由于其动因的不同又决定着基层党建不同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的动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和主体动因。党的建设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基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大,由此导致的纺织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也逐步加深,纺织品出口任何异常变动和西方国家针对纺织品出台的任何不利措施都将对国内产业都将产生明显影响。本文提出纺织品出口需要标准化工作的支撑,现就纺织标准化工作的成就进行介绍,指出国内纺织标准体系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标准体系之间的协调性较差,标准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对标准化工作
本文提出在采用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家标准时,应根据我们国家的特殊基础条件在加入适当的偏离,使得国家标准既可以与国际标准接轨,又能满足我国实际国情的需求。现对WTO相关规定、IEC相关规定进行介绍,简述了我国特殊的基础条件。研究表明,在采用国际标准时适当加入我国的国家偏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首先,在国际层面,这不仅符合WTO/TBT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而且也是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允许并鼓励的。其次